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丹書白馬的意思、丹書白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丹書白馬的解釋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後人稱為“丹書白馬”。《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 顔師古 注:“白馬之盟,謂刑白馬歃其血以為盟也。” 唐 楊炯 《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開國承家,丹書白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丹書白馬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盟誓儀式,指帝王與功臣、諸侯用朱砂書寫誓詞于簡牍,宰殺白馬獻祭,共同立誓守信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在于通過莊重儀式确立不可違背的契約關系,象征最高級别的信用承諾。以下從詞典釋義與文獻依據角度詳細解析:


一、單字釋義與詞源


二、完整詞義解析

“丹書白馬” 特指以朱砂書寫盟約于簡策,并殺白馬取血為祭的儀式。《辭源》明确釋義為:“古人盟誓,剖符丹書,殺白馬祭神,以示鄭重。”其核心包含兩層象征:

  1. 契約載體:丹書為書面憑證,記錄盟誓内容;
  2. 神靈見證:白馬犧牲溝通天地,強化約束效力。

三、典源與曆史記載

此儀式最早見于漢代史籍,标志君臣互信的建立:

  1. 《史記·呂太後本紀》:

    漢高祖劉邦為鞏固政權,“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廟”,同時“殺白馬而盟” 。鐵契(即丹書鐵券)與白馬之盟并行為信用雙保險。

  2. 《漢書·高帝紀》:

    詳載盟辭:“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強調丹書白馬的核心目的是維護宗法制度,約束異姓諸侯 。


四、文化内涵與延伸意義

該儀式衍生出三重文化符號: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DB/OL]. 中華書局古籍庫, 訪問鍊接
  3.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第三版)[M]. 商務印書館, 2015: 頁205.
  4. 司馬遷. 《史記·呂太後本紀》[DB/OL].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訪問鍊接
  5. 班固. 《漢書·高帝紀》[DB/OL]. 國學導航, 訪問鍊接
  6.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M]. 中華書局, 2012.
  7. 班固. 《白虎通義·卷三》[DB/OL]. 漢典古籍, 訪問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丹書白馬”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主要用于形容盟約或誓約的神聖性與不可違背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典故與出處


三、用法與示例


四、常見誤解


五、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米巴痢疾奧主奔鲸采録參量柴棘趁心辭位殂落打覰大直若屈東主反正一樣風毛封翁封押膏锏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管弦國奸酣足鶴嘴瓶齁喽喽環缭環列洄波豁出嘉誨見駕賤丈夫結頭積貫金鈎浸潤進退維艱舊望靈丘六紀隆火鬘雲冒火民冢刨削謙褊騎者善墜确切榮轉山雞照影煞性子攝手攝腳食新淑尤私底下蛻解窩弓無兄盜嫂仙伯想料仙李蟠根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