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賊的意思、黨賊的詳細解釋
黨賊的解釋
與賊為黨。《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許靖 字 文休 , 汝南 平輿 人”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蜀記》:“ 靖 後自表曰:‘黨賊求生,情所不忍。’”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甚至以 察罕諾門汗 大剌麻,亦黨賊拒戰,王師讨平之。”
詞語分解
- 黨的解釋 黨 ǎ 見“黨”。 筆畫數:; 部首:黑; 筆順編號:
- 賊的解釋 賊 é 見“賊”。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黨賊”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指與賊人結黨、勾結的行為或人。其中“黨”通“黨”,意為結黨;“賊”指作亂叛國或危害社會的人。
- 引申義:常用于貶義語境,形容勾結逆賊、背叛國家或群體的行為。
出處與例證
- 源自《三國志·蜀志·許靖傳》的注釋文獻。據裴松之注引晉代王隱《蜀記》記載,許靖曾自表稱:“黨賊求生,情所不忍。”此處表達了他拒絕與叛賊同流合污的立場。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批判性語境,強調對背叛行徑的譴責,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注意事項
- 由于該詞來源的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曆史文獻以确認詳細用法。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語義演變分析,可查閱古籍或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黨賊」是一個漢字詞組,用來形容背叛黨派或國家的人。下面是關于「黨賊」的詳細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黨賊」由「黨」和「賊」兩個字組成。「黨」的部首是「示」,共有11個筆畫。「賊」的部首是「貝」,共有13個筆畫。
2. 來源:「黨賊」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如《春秋》、《史記》等。它指的是悖逆背離黨派或國家的人,通常用來形容行為不忠、不義的人。
3. 繁體:「黨賊」的繁體字是「黨賊」,與簡體字相同。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黨賊」的寫法有時會略有變化。例如,「黨」有時會用「黨」來表示,「賊」有時會用「戝」來表示。
5. 例句:他被指控為「黨賊」,因為他背叛了自己所在的黨派。
6. 組詞:「黨賊」沒有特定的組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意義。
7. 近義詞:「叛徒」、「背叛者」是與「黨賊」意義相近的詞語。
8. 反義詞:「忠誠」、「正直」是與「黨賊」意義相反的詞語。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