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司的意思、百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司的解釋

[officials under ministers and princes in ancient China] 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總稱

百司惴恐,多患 若之。——《明史·海瑞傳》

詳細解釋

(1).即百官。《書·立政》:“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遺,歲得再通,齊義於貴宗,等惠於百司。”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又宰相者,所以臨察百司,考其殿最。”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公卿既得其人,因使推其類以聚於朝廷,則百司庶物,無不得其人也。” 明 王瓊 《雙溪雜記》:“賢者久任,不賢者速去,久之,使百司庶府盡皆得人。”參見“ 百官 ”。

(2).指官員。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四折:“從頭兒覰這百司,那裡有這等冷鼻凹的文章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百司”是古代漢語中對官員群體的統稱,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中國中央政府的各類官員或行政機構,涵蓋王公大臣以下的各級官吏,相當于現代語境中的“百官”。例如:

二、曆史語境中的使用

  1. 行政職能
    泛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機構,如唐代史料記載“立宮室百司”,指建立完整的行政體系(《舊唐書》相關記載)。
  2. 權力象征
    南朝沈約在《恩幸傳論》中批評權臣專政時提到“空置百司,權不外假”,暗指官員職位虛設、權力旁落的現象。

三、相關辨析

四、參考資料

更多例證可查閱《明史》《書經》等典籍,或參考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來源:、2、3、6)。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百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它的意思是百官、吏部,指古代政府中的官員和官方機關。它的拆分部首是百(bǎi)和司(sī),百部首是“豎”,司部首是“口”。百的筆畫數是6畫,司的筆畫數是5畫。 百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可能是百司或百伺。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可以有多種變體,這也是現代漢字書寫形式的一種演變。 以下是使用百司一詞的例句: 1. 在古代,百司負責管理國家的各項事務。 2. 她的父親曾擔任百司之一,在政府中有很高的地位。 與百司相關的詞彙有: 組詞:百官、百姓、司令、司法 近義詞:百官、朝臣、官吏 反義詞:民間、百姓、民衆 以上就是關于百司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簡要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