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木的意思、擋木的詳細解釋
擋木的解釋
起阻攔作用的橫木。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郵政·立局》:“外加擋木,内可安槽而馬不外出。”
詞語分解
- 擋的解釋 擋 (擋) ǎ 阻攔,遮蔽:阻擋。攔擋。遮擋。 指“排擋”:挂擋。換擋。 某些儀器和測量裝置用來表明光、電、熱等量的等級。 擋 (擋) à 〔摒( (擋)宯 )擋〕見“摒”。 筆畫數:; 部首:扌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網絡擴展解釋
“擋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擋木”指起阻攔作用的橫木,通常用于阻擋物體或限制移動。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物理障礙實現攔截效果。
二、結構與讀音
- 拼音:dǎng mù(注音:ㄉㄤˇ ㄇㄨˋ)
- 結構:
- 擋:左右結構,此處讀作“dǎng”,意為阻攔、遮蔽。
- 木:獨體結構,指木材或木制材料。
三、應用場景
曆史上多見于傳統建築或設施中,例如:
- 清代文獻《福惠全書》提到用于馬廄,防止馬匹外逃(“外加擋木,内可安槽而馬不外出”)。
- 可能用于車輛、倉庫等需要設置臨時障礙的場合。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攔擋、遮擋(均含阻攔義)。
- 英文翻譯:fender skid、boom sticks。
若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方言差異,可參考《福惠全書》原文或方言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擋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以擋住或阻擋某物的木質物體。拆分部首和筆畫為木(是木頭的意思,共4畫)和當(音dāng,表示擋住的意思,共4畫)。擋木可以追溯至古代,其來源于人們利用木材構建的各種障礙物或屏障,用以擋住與隔離。在繁體字中,擋木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存在變化,但擋木的字義基本不變。以下是一個例句:“工地上用擋木阻擋住土石流的沖擊。”擋木可以組合成其他詞語,如擋闆、擋風等。與擋木近義詞包括攔擋、阻擋等,而反義詞可以是放行、通行等。希望這些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