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擔兒的意思、擔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擔兒的解釋

扁擔和挂在兩頭的東西。 宋 辛棄疾 《鵲橋仙·送粉卿行》詞:“轎兒排了,擔兒裝了,杜宇一聲催起。”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悶似 長江 ,攬得箇相思擔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擔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扁擔及挂在兩頭的東西,通常用于描述挑擔的實物。例如宋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中“轎兒排了,擔兒裝了,杜宇一聲催起”,以及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提到的“相思擔兒”,均指具體的挑擔物品。

  2. 引申含義
    在元代及明清文學中,常代指行李或貨物。如《水浒傳》中“把昨夜擔兒挑了”,以及元曲《朱砂擔》中提到的“擔兒”,均表示運輸的貨物或行囊。

  3. 讀音與詞性

    • 讀作dān ér 時,多指動作或抽象概念(如“承擔”);
    • 讀作dàn ér 時,側重實物(扁擔、貨物)。
  4. 特殊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可作比喻,如“相思擔兒”形容情感負擔(《西廂記諸宮調》卷八),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5. 現代簡化與使用
    簡體仍為“擔兒”,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方言或曆史文學作品。

如需查看具體文獻出處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擔兒》是一個舊式的漢字詞語,主要在中國北方方言中使用。它的意思是“擔子”或“荷載”,通常指承載貨物的工具或載重的人或動物。下面是關于擔兒的更多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擔兒》這個詞的部首是手,并且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擔兒》一詞源于古代商賈或農民所使用的工具,用于運輸物品和貨物。當時,擔兒通常由兩個長木棍和橫貫其間的木闆組成。 繁體:擔兒的繁體字為「擔兒」。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擔兒的寫法略有不同,常被寫作「擔兒」。 例句:1. 他背着擔兒走過了整個村莊。2. 我們需要兩個擔兒來運輸這些物品。 組詞:擔子、人擔、畜擔、擔架等。 近義詞:負重、承擔、攜帶等。 反義詞:卸下、解脫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