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ke on;bear the burden;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擔負;承擔
擔當重任
(1).承擔并負責任。《朱子語類》卷八七:“豈不可出來為他擔當一家事?” 明 唐順之 《與俞總兵虛江書》:“若夫為國家出氣力,擔當大任,有 虛江 輩在,山人可以安枕矣。”《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賢弟好去為官,家下一應事體為姊的擔當,不勞遠念!”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每一個有點知識的人都應當挺起胸來,擔當這個重任。”
(2).敢于承擔責任,有魄力。 清 李漁 《比目魚·僞隱》:“不用諮謀,方見才能,好擔當,好擔當,怪不得人人敬。”《紅樓夢》第六二回:“你既有擔當給了我,原該不叫一個人知道。” 茅盾 《動搖》二:“ 陸慕遊 曾在 胡國光 前極力誇飾 朱民生 是一個好心熱腸有擔當的人物。”
(3).所承擔的責任。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賈相壽詞》:“ 郭應酉 居安 《聲聲慢》:‘許大擔當,人間佛力 須彌 。’”
(4).承受。 宋 陳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秘書書》:“ 孟子 終日言仁義,而與 公孫丑 論一段勇如此之詳,又自發為浩然之氣,蓋擔當開廓不去,則亦何有於仁義哉!” 明 黃绾 《明道編》卷六:“及觀 孟子 ‘堂高’、‘侍妾’、‘般樂’之言,則知必有所為而發,亦可以見 孟子 英邁之稟。人若無此等資稟,於道終無擔當也。”
“擔當”是一個漢語動詞,指接受并負起責任或任務,多用于抽象事物。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詞語 | 側重點 | 適用場景 | 示例 |
---|---|---|---|
擔當 | 抽象責任 | 風險、使命 | 擔當國家發展重任 |
承擔 | 動作性 | 具體或抽象事務 | 承擔項目工作 |
擔負 | 職責義務 | 具體責任 | 擔負債務 |
如需更多例句或詞源考證,可參考《朱子語類》或滬江詞典。
擔當(dān dā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擔(手),當(田)。它屬于形聲字,「擔」為聲旁,「當」為形旁。
擔當一詞最早來源于《論語·衛靈公》:“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裡的“竭其力”即為擔當的意思,表示盡力承擔責任。
在繁體中,擔當的寫法為「擔當」。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形式中,擔當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在《說文解字》中擔當一詞對應的解釋為:“擔,當也。”
例句: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總是能夠擔當起重要任務。
組詞:擔負、擔任、擔保、擔心
近義詞:負責、承擔、肩負
反義詞:逃避、推卸、回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