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人的意思、大荔人的详细解释
大荔人的解释
我国近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 陕西省 大荔县 解放村 附近的 洛河 第三阶地砂砾层中。1978年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网络扩展解释
“大荔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智人的代表,其核心定义和相关信息如下:
1.基本定义
大荔人是中国华北地区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介于直立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过渡类型,具有重要的古人类学研究价值。
2.发现背景
- 发现时间与地点:1978年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1980年再次发掘。
- 命名依据:因发现地而得名,化石包括一具约30岁以下的男性头骨。
3.体质特征
- 头骨形态: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吻部不突出,颧弓细弱,脑容量约1120毫升,具有早期智人的典型特征。
- 人种关联:面部特征与现代黄种人相似,与欧洲、西亚早期智人差异显著,可能代表了东亚早期智人的独特演化分支。
4.生活年代与环境
- 年代测定: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和铀系法测定,距今约35万-18万年,更可信区间为30万-25万年。
- 自然环境:气候较干燥温和,伴生动物包括古菱齿象、肿骨大角鹿、鸵鸟等,植被孢粉显示非湿润环境。
5.文化特点
- 石器技术:以石英岩石片为主,器型小且单调,多采用锤击法加工,工艺较原始。
- 生存方式:以狩猎、采集为生,可能居住在洞穴或树上,存在族内同辈通婚的婚姻制度。
6.历史意义
大荔人填补了东亚地区从直立人到智人的演化空白,其体质特征表明东亚早期智人与现代黄种人存在直接演化关系,是探索中国古人类起源的关键证据。
补充说明
需注意,“大荔人”在部分网络解释中被误传为成语(如形容品德高尚者),但学术定义仅指古人类化石。更多细节可参考权威考古研究文献或网页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好的,关于《大荔人》这个词:
词义:
《大荔人》是指中国陕西省大荔县的居民。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大荔人》的拆分部首是人,共有四笔。
来源:
《大荔人》这个词来源于中国陕西省的地名大荔县。
繁体:
《大荔人》这个词的繁体字为《大荔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没有固定的规范写法,所以关于《大荔人》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一些差异。
例句:
1. 他是一个典型的大荔人,热爱家乡。
2. 这部电影展现了大荔人的聪明才智。
组词:
大荔县、大荔人民、大荔风土人情
近义词:
大荔县人、大荔乡民、大荔地区居民
反义词:
非大荔人、外地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