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麓的意思、大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麓的解釋

猶總領,謂領錄天子之事。《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孔 傳:“麓,録也。納 舜 使大録萬機之政,陰陽和,風雨時,各以其節,不有迷錯愆伏。”《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 劉昭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曰:“昔 堯 試於大麓者,領録天子事,如今尚書矣。”一說為廣大的山林。《淮南子·泰族訓》:“既入大麓,烈風雷雨而不迷。” 高誘 注:“林屬於山曰麓。 堯 使 舜 入林麓之中,遭大風雨不迷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麓”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文獻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多種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釋義

  1. 總領政務
    指代天子或重臣統領國家事務的職責。此解釋源于《尚書·舜典》中的記載:“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孔傳注解認為“麓”通“録”,即“大録萬機之政”,指舜被委以重任,掌管國家政務,即使在極端天氣下仍能保持清明。

  2. 廣大的山林
    另一種觀點認為“大麓”指廣闊的山腳或森林地帶。《淮南子·泰族訓》提到“既入大麓,烈風雷雨而不迷”,此處的“麓”更偏向自然地理含義,形容舜在山林中經受考驗的情景。


二、出處與演變


三、現代應用

如今“大麓”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既可指代古代官職的權責(如“總領政務”),也可在詩詞中象征壯闊的自然景象(如“山麓林野”)。需根據具體文本判斷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麓 (dà lù)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指的是大山丘或山地的邊緣地帶。是指山脈或丘陵的頂端或山腰平地的位置。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麓 的拆分部首是 大 和 山,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大麓 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來源是古代的用詞變音而來,用來描述山地的平緩部分。 繁體: 大麓 的繁體字是 大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大麓 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幾乎相同。 例句: 1. 我們登上山頂,眺望遠處的大麓。 2. 這個村莊坐落在山區的大麓上。 組詞: - 大山 (dà shān):大型山脈或高山。 - 丘麓 (qiū lù):丘陵地帶的邊緣地帶。 近義詞: - 山腳 (shān jiǎo):山的腳部或底部。 - 山坡 (shān pō):山腰或山地的傾斜側面。 反義詞: - 山峰 (shān fēng):山的最高點或尖峰。 - 山谷 (shān gǔ):兩座山之間的低窪地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