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君的意思、大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君的解釋

天子。《易·師》:“大君有命,開國承家。” 孔穎達 疏:“大君,謂天子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大君若不棄 書 之力,亡臣猶有所逃。” 杜預 注:“大君,謂天王。” 唐 沉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迹樞揆》詩:“大君制六合,良佐參萬機。” 宋 範仲淹 《六官賦》:“伊六官之設也,所以經綸庶政,輔弼大君。”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大君無為而百度自治,為首領者,亦以衆員供其策使。”

對别人父親的尊稱。《隸釋·漢鄭固碑》:“先是君大男 孟子 有 楊烏 之才……年七歲而夭,大君、夫人所共哀也。”《三國志·魏志·董昭傳》:“足下大君,昔避内難,南遊 百越 。”《晉書·謝鲲傳》:“ 溫嶠 嘗謂 鯤 子 尚 曰:‘尊大君豈惟識量淹遠,至於神鑒沉深,雖 諸葛謹 之喻 孫權 不過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君”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指天子或君主

  1. 核心含義
    在傳統文獻中,“大君”主要指代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即天子或君王。這一用法常見于《易經》《左傳》等典籍,如《易·師》提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孔穎達注解為“大君,謂天子也”。
    唐代詩人沈佺期也在詩句中稱“大君制六合,良佐參萬機”,凸顯君主的權威與治國能力。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文學創作或傳統戲劇中,形容君主的威嚴與統治力。例如宋代範仲淹在《六官賦》中寫道“輔弼大君”,強調官員輔佐君主治理國家。

二、對他人父親的尊稱

  1. 引申含義
    “大君”在古代也可作為對他人父親的敬稱。如《三國志·魏志·董昭傳》中記載“足下大君,昔避内難,南遊百越”,此處“大君”即指對方的父親。
    這一用法在碑文、書信等場合較為常見,體現對長輩的尊重。

三、補充說明

參考資料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來源的解析,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漢典、古籍引證及相關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君一詞

大君一詞的意思

大君一詞被用來形容一個偉大而有權威的君主,通常用于對皇帝的尊稱。

大君的部首和筆畫

大君的部首是大字的部首大 (dà),意為大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5。

大君的來源

大君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傳統文化經典詞典》中,用以形容帝王的威嚴和權力。

大君的繁體字

大君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大君」。

古時候的大君漢字寫法

在古代,大君可能寫作「大君」或者「大皇君」,其中「大」字代表偉大,「君」字表示君主統治。

大君的例句

1. 這位大君治理國家有方,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2. 朝廷頒布大君的诏令,全國上下皆須遵從。

大君的組詞

大君沒有固定的組詞,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使用。

大君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大君的近義詞可以是「至尊」、「帝王」、「君主」等,反義詞可以是「平民」、「臣子」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