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愛莫之助的意思、愛莫之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愛莫之助的解釋

内心雖然同情,想要幫助他,卻無能為力。見“愛莫能助”。宋 陳亮《喻夏卿墓志銘》:“晚雖家事不如初,而親戚故舊之急難,族人子弟之美事,愛莫之助,每緻其惓惓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愛莫之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表示雖然心中關切、同情他人,但因條件限制或能力不足,無法提供實際幫助。其中“愛”指愛惜、關切,“莫”意為“不”。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原指對賢者的推崇卻無力相助,後演變為表達無能為力的情境。

  3. 語法與用法

    • 結構:緊縮式成語,常作謂語。
    • 詞性:中性詞,多用于描述客觀限制下的無奈。
    • 近義詞:愛莫能助(兩者含義相近,但“愛莫之助”更強調“無法行動”的客觀性)。
  4. 例句與語境
    如宋代陳亮《喻夏卿墓志銘》中:“親戚故舊之急難……愛莫之助,每緻其倦倦之意。”體現對他人困境的關切與無法施援的矛盾心理。

  5. 延伸理解
    該成語常用于書面表達,需注意與“愛莫能助”的細微區别:前者側重“無法提供幫助”,後者更強調“主觀意願但客觀不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詩經》原文或古代漢語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愛莫之助

《愛莫之助》(讀音:ài mò zhī shǒu)這個詞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下面分别說明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成語由左邊的“爫”(爪子部首),中間的“艹”(草字頭部首),以及右邊的“支”(木字旁部首)組成。筆畫分别為4畫、3畫和4畫。

來源

《愛莫之助》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楚辭·離騷》中,其作者是古代文學家屈原。

繁體

《愛莫之助》是《愛莫之助》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成語《愛莫之助》的中間部分的字寫作“草”,即《草字頭部首》,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

例句

他面對困難時總是愛莫之助,不願意給予幫助或提供解決方案。

組詞

組成這個成語的字也可以與其他字組合成新的詞語,比如:“愛情”、“莫名其妙”、“之前”等。

近義詞

與《愛莫之助》意思相近的成語有:“無能為力”、“束手無策”、“無計可施”等。

反義詞

與《愛莫之助》意思相反的成語有:“切實可行”、“主動出擊”、“積極應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