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蹙踖的意思、蹙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蹙踖的解釋

局促不安貌。《太平廣記》卷二○四引 唐 盧□ 《逸史·李謩》:“聲發入雲,四座震慄, 李生 蹙踖不敢動。” 清 獨逸窩退士 《笑笑錄·老奸巨滑》:“中堂曰:‘壯年筮仕,老夫與有榮矣。’ 張 面赤汗下,蹙踖而對曰:‘久仰大人老奸巨滑,為朝野所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您查詢的“蹙踖”可能是“蹙蹐”的筆誤。根據權威詞典解釋,“蹙蹐”(cù jí)的含義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步伐遲緩、行動不便的狀态,既可形容因年老、疾病導緻的行走困難,也可比喻行動受阻的情形。

  2. 詳細釋義

    • 動作層面:特指小步謹慎行走的姿态,如南朝鮑照《尺蠖賦》中“逢險蹙蹐,值夷舒步”,描繪遇險時縮步、平坦時舒展的動态。
    • 象征意義:借代尺蠖這類爬行時身體蜷縮伸展的昆蟲,體現動作的謹慎與受限性(見于明代文獻)。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描述,如刻畫人物困境中的局促狀态,或借物喻人表現謹慎行事的姿态。

若需進一步考證其他寫法或引申義,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蹙踖的意思是感到不舒服或不自在。下面是關于蹙踖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蹙踖的部首是足(步)字部,蹙的筆畫數為16畫,踖的筆畫數為13畫。 來源:蹙踖是古代漢語詞彙,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抑》一篇中。在這篇雅歌中,蹙踖的含義是指心境不暢、郁悶煩惱的感覺。 繁體:蹙踖在繁體中仍然寫作「蹙蹕」。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蹙踖可以用「蹙踖」或「蹙蹕」來表示。漢字的書寫形式會隨着曆史發展而變化。 例句: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後,臉上蓦地閃過一絲蹙踖的表情。 2. 她回憶起那個令人蹙踖的經曆,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組詞: 蹙首(皺眉)、蹙眉(皺眉)、蹙郁(郁悶)、踖屐(步行背賴)。 近義詞:不快、煩悶、郁悶。 反義詞:舒適、愉快、寬暢。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