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潔平和。 明 宋濂 《宋九賢遺像記》:“﹝ 程子 ﹞色微蒼,甚瑩,貌長,微有顴,眉目清峻,氣象粹夷,髯四垂過領。”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四》:“吾鄉前輩, 鄧子 大有功,心事粹夷,詩材清婉。”
“粹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但主流解釋可歸納如下:
“程子氣象粹夷,髯四垂過領”(形容程子神态平和純正) “鄧子心事粹夷,詩材清婉”(描述鄧子内心純潔且詩風清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若需引用建議優先采用“純潔平和”的釋義,并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如需考據古籍中的特殊用法,可進一步查閱《宋九賢遺像記》《隱居通議》等文獻。
“粹夷”的部首是米,總筆畫數為10。
“粹夷”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的《舊唐書·李白傳》中,原文為:“白疏朗正直誇矜,常以事耕滌促夷狄之風。”這裡的“夷狄”指的是外族人,後來演變為指外來的文化和思想。
繁體字為「粹夷」。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粹夷」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的演變過程需要進行詳細的研究。
1. 他研究了很多國外的文化,從中汲取粹夷的部分。
2. 這篇文字精練簡明,是對古代經典的粹夷。
粹夷思想、粹夷主義
汲取、吸收、提煉
排斥、摒棄、封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