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豪的意思、粗豪的詳細解釋
粗豪的解釋
(1).粗疏豪放。 唐 杜甫 《少年行》:“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宋 範成大 《次韻李子永雪中長句》:“湖海粗豪今豈在,但憶鳴哮如餓鴟。” 元 柯丹丘 《荊钗記·會講》:“白面兒郎,學疏才不廣,粗豪狂放。”
(2).粗犷豪壯。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長短句》:“語雖粗豪,亦氣概可喜。”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若 于鱗 所雲無古詩,又唯無其形埒字句與其粗豪之氣耳。”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七篇:“大旨在揄揚勇俠,贊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義。”
詞語分解
- 粗的解釋 粗 ū 疏忽,不周密:粗心。粗疏。粗略。粗率(刬 )。 不精緻,工料毛糙:粗糙。粗劣。粗料。粗紙。粗糧。粗制濫造。去粗取精。 長條東西直徑大的:粗大。粗壯。粗重。粗實。粗線條(a.指毛道粗的線條:b.
- 豪的解釋 豪 á 具有傑出才能的人:豪傑。英豪。文豪。自豪。 氣魄大,直爽痛快,沒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邁。豪氣。豪情。豪興(宯 )。豪舉。豪語。豪華。 強橫的,有特殊勢力的:豪強。豪門。豪族。豪紳。巧取豪奪
網絡擴展解釋
“粗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
粗疏豪放
指性格或行為不拘小節、直率灑脫,常帶有天然的豪邁氣質。例如唐代白居易詩句“粗豪酒放狂”,即展現飲酒時的狂放不羁。此義項多見于古代詩詞,如杜甫《少年行》中“不通姓字粗豪甚”,形容少年直率豪爽的性情。
-
粗犷豪壯
強調外顯的雄壯氣概或氣勢,常用于描述聲音、場景等。例如“火車發出粗豪的長鳴”,即通過拟聲體現雄渾的意象。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到的“贊美粗豪”,也指向對勇武俠義精神的贊美。
二、使用場景與特點
- 適用對象:多用于形容男性性格或言行,如“粗豪坦率”,或特定行為(如飲酒、俠義之舉)的豪放特征。
- 情感色彩:中性偏褒義,可表達贊賞(如氣概豪邁),也可能隱含粗魯感(如舉止不拘禮數)。
- 文學表現:古詩詞和小說中常通過具體意象(如酒、自然景象)烘托粗豪特質,例如範成大詩句“湖海粗豪”暗喻豪情壯志。
三、近義與反義詞
- 近義詞:粗犷、豪放、直率()。
- 反義詞:文雅、拘謹、細膩(需結合語境判斷)。
四、例句參考
- 性格層面:“張将軍容貌清瘦,全無武人粗豪之氣”。
- 行為層面:“粗豪的大漢們借着酒興,亂糟糟埋怨着”。
“粗豪”兼具性格與氣質的雙重内涵,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側重。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粗豪(cu hao)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粗犷、豪放和大氣的性格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豆、大。
- 筆畫數:由于是兩個部首組合而成,總共有11畫。
來源:
- 粗豪一詞的來源主要是漢字的組合,并沒有特定的故事或傳說與之相關。
繁體:
- 繁體字的寫法為「粗豪」,沒有其他特殊變化或簡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較類似,「粗豪」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 他的舉止粗豪,給人一種雄渾的氣質。
- 她的笑聲像個粗豪的男孩,讓人無法拒絕。
組詞:
- 粗豪心态、粗豪氣概、粗豪态度、粗豪氣勢。
近義詞:
- 粗犷、豪爽、豪放、威猛。
反義詞:
- 細膩、溫柔、謹慎、矜持。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