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麻紙的意思、白麻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麻紙的解釋

用苘麻制造的紙。 唐 制,由翰林學士起草的凡赦書、德音、立後、建儲、大誅讨及拜免将相等诏書都用白麻紙。因以指重要的诏書。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學士制不自中書出,故獨用白麻紙而已。” 瞿蛻園 《曆代職官簡釋·翰林學士》:“凡詔書皆用黃麻紙,概由中書省頒布,惟翰林學士所撰以上各種詔書則用白麻紙。”亦省稱“ 白麻 ”。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白麻雲色膩,墨詔電光粗。”《新唐書·百官志一》:“凡拜免将相,號令征伐,皆用白麻。” 宋 張孝祥 《浣溪沙·劉恭父席上》詞:“萬旅雲屯看整暇,十眉環坐卻娉婷。白麻早晚下天庭。” 清 錢謙益 《六月廿七日舟發潞河書事感懷寄中朝諸君子》詩之二:“紫閣虛傳聞禁漏,白麻遽欲下 延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麻紙”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白麻紙是一種以苘麻纖維為原料制成的紙張,質地堅韌,顔色偏白,常用于書寫或繪畫。唐代起,它被賦予特殊政治意義,成為重要诏書的專用材料。

二、曆史用途

在唐代制度中,白麻紙專用于翰林學士起草的重大诏書,包括:

  1. 赦免文書(赦書、德音);
  2. 冊立皇後、太子(立後、建儲);
  3. 重大軍事決策(大誅讨);
  4. 高級官員任免(拜免将相)。

與之相對的黃麻紙則用于普通制敕文書,體現等級差異。

三、結構與特點

四、文學與引申意義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杜陵叟》中寫道:“白麻紙上書德音”,直接反映其作為诏書載體的功能。宋代葉夢得《石林燕語》也提及“獨用白麻紙”的規制。

白麻紙既是古代造紙工藝的産物,也是唐代政治文書制度的象征,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隱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麻紙(bái má zhǐ)是一種能夠用來書寫、繪畫或包裝等用途的紙張。它在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白(bái)字的部首是疒(病部),它的筆畫數為5;麻(má)字的部首是禾(禾部),它的筆畫數為9;紙(zhǐ)字的部首是纟(細絲部),它的筆畫數為6。 白麻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用來書寫的紙張多是用麻織成的,因此稱之為“麻紙”。後來,人們發現經過某些處理後的麻紙顔色較為潔白,于是将其稱之為“白麻紙”。 在繁體字中,“白麻紙”可以寫作“白麻紙”。繁體字的書寫方式在傳統文化中仍然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有些人會更傾向于使用繁體字來書寫“白麻紙”。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字形可能存在一些變化,而且使用的筆畫順序也可能不同。然而,由于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列舉。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用白麻紙寫下了我最美好的回憶。”這個例句表明了白麻紙作為書寫工具的使用情況。 關于組詞,與“白麻紙”相關的詞彙有:紙張、書寫、繪畫、包裝等。 與“白麻紙”近義的詞彙有:麻紙、紙張等。 與“白麻紙”反義的詞彙可能是:黑紙、彩紙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