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的意思、從史的詳細解釋
從史的解釋
即從吏。《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故為從史盜君侍兒者。”《漢書·兒寬傳》:“時 張湯 為廷尉,廷尉府盡用文史法律之吏,而 寬 以儒生在其間,見謂不習事,不署曹,除為從史,之 北地 視畜數年。” 顔師古 注:“從史者,但隻隨官僚,不主文書。”參見“ 從吏 ”。
詞語分解
- 從的解釋 從 (從) ó 依順:順從。盲從。從善如流。 采取,按照:從優。 跟隨:願從其後。 跟隨的人:侍從。仆從。 參與:從業。從政。投筆從戎。 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次要的:主從。從犯。 宗族中次于
- 史的解釋 史 ǐ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曆史。通史。斷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學史。史詩。史部(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包括各類曆史著作)。史壇。史評。史前(沒有書面記錄的
網絡擴展解釋
“從史”是漢代官職名稱,指高級官僚的隨從屬官,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從史”又稱“從吏”,是漢代設置的非正式官職,主要作為高級官員的隨從或助手,不列入正式官制序列。其職責側重于輔助主官處理事務,但不負責文書工作(《漢書·兒寬傳》記載“不署曹,除為從史”)。
二、職能特點
- 身份屬性:屬于主官自行增設的職位,類似私人幕僚,地位低于正式官吏。
- 工作内容:多承擔實地考察等外勤任務,例如《漢書》提到從史曾被派往北地“視畜數年”。
- 選拔背景:漢代官場存在不拘年齡的現象,如甘羅十二歲任上卿,側面反映從史可能因特殊才能被破格任用。
三、其他解釋說明
部分資料将“從史”引申為“從曆史中學習”的成語,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且缺乏古籍支持,建議以官職釋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漢書·兒寬傳》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從史(cóng shǐ)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從曆史角度去分析、研究或從曆史中獲取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從史》的第一個字“從”包含了兩個部首,左邊是“人”字部首,右邊是“⺊”字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4,依次為2、1、1。
來源
《從史》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杜光庭所著的《劉基集傳》中,用于形容研究曆史、追憶曆史。
繁體
《從史》的繁體字為「從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寫作《從史》的方法并沒有太大變化。唯一可能會有區别的是在字形上的一些微小變化。
例句
使用《從史》一詞的例句:
- 他通過《從史》的角度,讀懂了這段曆史事件。
- 我們應該以《從史》的觀點來審視當前的社會問題。
組詞
包含《從史》一詞的組詞:
- 《從史學書》 (研究曆史的書籍)
- 《從史觀》 (對待曆史的觀點和态度)
近義詞
與《從史》意思相近的詞語:
- 以史為鑒
- 曆史研究
- 曆史分析
反義詞
與《從史》意思相反的詞語:
- 曆史死角
- 現實觀點
- 非曆史角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