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酒漿等用的陶瓷容器。 前蜀 貫休 《樵叟》詩:“擔頭擔箇赤瓷甖,斜陽獨立濛籠塢。” 清 吳允嘉 《浮梁陶政志·景鎮舊事》:“ 萬文恭 士和 ,故師事 唐荊川 ,其蒞 江西 饒州 任, 唐 贈以雙瓷甖。”
“瓷罂”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í yīng,指用陶瓷制成的小口大腹容器,主要用于盛放酒、水等液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解釋
瓷罂由“瓷”(高嶺土燒制的器物)和“罂”(小口大腹的瓶狀容器)組成,字面含義為“陶瓷制的小口大腹容器”。
用途
主要用于盛放酒、水等液體,常見于古代文獻記載。例如:
部分資料提到“瓷罂”可能被用作成語,比喻“美好的容器或其中盛放的美好事物”。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實物案例,可參考《浮梁陶政志》等古籍。
瓷罂,指的是用瓷質制成的瓶甕,通常用來盛放香水、藥液等物品。它在古代被廣泛用于存儲和展示珍貴的液體,被視為一種奢華的器皿。
瓷罂由兩個部首組成:瓦(wǎ)和缶(fǒu)。
根據《康熙字典》,瓷罂的總筆畫數為23畫。
瓷罂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唐朝時期,由于盛産優質的瓷器,瓷器制作技術大為發展。瓷器的制作與創新促進瓷罂的出現。瓷罂由于其華麗的外觀和珍貴的材料,很快成為了貴族和皇室所鐘愛的收藏品。
瓷罂的繁體字為「瓷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瓷罂的寫法會稍有不同。例如在金代的《玉篇》中,瓷罂的寫法為「瓷缾」。換句話說,古代書法家在書寫時較常用「缾」而不是現代字體中的「罂」。
1. 他從皇室的收藏中發現了一隻珍貴的瓷罂。
2. 博物館裡展示的古代瓷罂令人歎為觀止。
瓷罂寶貝、瓷罂制作、瓷罂香爐
瓷甕、瓷瓶、瓷壺
木杯、鐵罐、陶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