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賜問的意思、賜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賜問的解釋

(1).謂賜予慰問。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 宋 梅堯臣 《送劉元忠學士歸陳州省親》詩:“公子言歸日,天王賜問優。”

(2).稱人來信的敬辭。 宋 王安石 《答孫少述書》:“兄賜問者八6*九,奉答卒不過一再而已。”

(3).謂請師長教誨。用作敬辭。 明 夏完淳 《招魂》:“ 張西銘 先生,家大人金石交也。予小子獲烏愛焉,五齡侍函丈,摘疑賜問,音徽宛存。”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賜問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賜問”是一個漢語敬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及使用場景:

  1. 賜予慰問
    指上位者對下位者給予關懷詢問。如漢代司馬相如《長門賦》中“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表達了希望獲得君王垂詢的謙卑心态。宋代梅堯臣詩句“天王賜問優”也屬此類用法。

  2. 書信敬辭
    在收到他人來信時,可用“賜問”表達對來信者的尊敬。如王安石在《答孫少述書》中寫道:“兄賜問者八九,奉答卒不過一再而已”,将對方來信尊稱為“賜問”。

  3. 請求教誨
    用于向師長求教時的謙辭。明代夏完淳在《招魂》中提到“摘疑賜問”,即向老師張西銘請教疑難問題時的敬語表達。


語源解析:該詞由“賜”(授予)與“問”(詢問)複合而成,通過降低自身姿态來表達對尊長或地位較高者的敬意,常見于古代文學、書信等正式場合。現代多用于文言色彩較濃的書面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賜問,意思是懇求别人給予答案或意見,并且通常表示以尊敬的口吻向對方提問。賜問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一個辶(辵)部表示“行走”,右邊一個言部表示“言語”。根據筆畫順序,賜問這個字共有11畫。 賜問一詞來源于《語林》這本古代辭書。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賜問這個字并未出現,而是以另一種寫法出現,其中“賜”字部分采用“王”字的原型,意思是表示“尊敬”;而“問”字部分則用兩個‘門’字組成,表示含義為“向門内尊敬地請求答案”。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對老師關于這個問題的解答非常感興趣,請賜問我一下。 賜問的繁體字為賜問。 其他與賜問相關的詞彙有:賜答、探詢、詢問、請教等。這些詞彙都可以表示尊敬地向别人尋求答案或意見。 在賜問的反義詞方面,可以用不賜問、不問、不詢問等表達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