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辞诉的意思、辞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辞诉的解释

亦作“ 辞愬 ”。 1.诉讼。《宋书·徐湛之传》:“时尚书令 何尚之 以 湛之 国戚,任遇隆重,欲以朝政推之。凡诸辞诉,一不料省。”

(2).谓借故推辞。 唐 赵璘 《因话录·宫》:“上后谓次对官曰:‘ 韦温 ,朕每欲用之,皆辞诉,又安用 韦温 ?’” 宋 苏辙 《论京畿保甲冬教等事状》:“惟有冬教一月之法,三路以被边之故,民习为常,不敢辞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辞诉”是汉语中由“辞”与“诉”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两部分分析:

  1. 辞:本义指文辞、言辞,引申为表达、陈述,如《说文解字》释“辞”为“说也”,《汉语大词典》进一步指出其可指“辩解、推托”。
  2. 诉:原指控告、申诉,如《玉篇》注“诉,讼也”,后扩展为倾吐、诉说,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陈述、表达”(第7版)。

组合后的“辞诉”在古汉语中多指通过言辞进行申诉或辩驳,例如《后汉书》中“辞讼”连用表示诉讼中的言辞交锋。现代语境下,该词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特定文献中仍保留“以言辞表达诉求或争议”的意涵,常见于法律或文学领域。

引用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辞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í sù,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诉讼
    指通过法律途径提出的申诉或诉讼请求。例如《宋书·徐湛之传》中提到“凡诸辞诉,一不料省”,即指处理各类诉讼案件(、、)。

  2. 借故推辞
    表示以某种理由婉拒或推脱。如唐代赵璘《因话录》记载,唐宪宗欲任用韦温,但韦温多次“辞诉”,最终未被采纳(、)。

二、延伸解析

三、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书》《因话录》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爱嗜百绪抱愁迸跃变嫌猜贼迟夯粗荦挫西弹镊帝典诋让短打武生囮育肥皂荚拱袂固定资金鬼伶精豢池黄瘴惠文冠讲清讲山熸炮简峭家庭作业潗湁结婚纪纲仆寄委老派乐悠悠连头搭尾怜下领务撚弄泡制偏侯苤蓝懃蕲渠碗散释生不逢辰食指动儵敻宿储泝洄绥集损有余补不足谈艺填总贴伏铁闷车题库土祇违暴鼯鼬缃图湘芸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