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李陽冰 《〈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天寶 中,皇祖下詔,徵就 金馬 ,降輦步迎,如見 綺 皓。以七寶牀賜食,禦手調羹以飯之。”後世即以“賜牀調羹”謂 唐 詩人 李白 見知于 玄宗 。
“賜床調羹”是一個源自唐代的成語,其含義與詩人李白受唐玄宗禮遇的典故直接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字面指皇帝賜予座位(床)并親手調制羹湯,比喻君主對賢才的極高禮遇,尤其特指李白被唐玄宗賞識的曆史事件。
出自唐代李陽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原文:
“天寶中,皇祖下诏,徵就金馬,降辇步迎,如見绮皓。以七寶床賜食,禦手調羹以飯之。”
譯文:
天寶年間,唐玄宗下诏召見李白,親自下辇步行迎接,如同對待賢士(绮皓指商山四皓)。用鑲嵌七寶的坐榻賜他飲食,并親手調制羹湯款待。
該成語具有明确曆史指向性,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背景,避免泛化。如需擴展類似含義,可參考“三顧茅廬”等典故。
賜床調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君王授予臣子高官厚祿。
賜(辶土),床(廣廣月),調(亻更千),羹(羊口士)。
賜:6畫;床:7畫;調:9畫;羹:9畫。
《賜床調羹》這個成語的來源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庾子山石》:“賜床調羹雁獸指,賢屦履霜衣輕熟。”繁體字為「賜床調羹」。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細微差異,例如舊時的寫法中床字是“廣床月”,調字是“亻更口千”,羹字是“羊士口”。這些變化主要源于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的寫作習慣。
1. 皇帝賜床調羹,是對大臣的嘉獎和表彰。
2. 他的勤勉工作最終為他賜床調羹,成為團隊的領導。
賜賞、床前明月光、調整、羹湯。
拔擢、任用、嘉獎、封爵。
罷黜、貶谪、解職、罷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