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詞不逮意的意思、詞不逮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詞不逮意的解釋

猶言詞不達意。 清 龍啟瑞 《覆唐6*子實書》:“嗣有四鄉聯團之議,曾泐數行奉達;倉卒中詞不逮意。”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詞不逮意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詞不逮意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í bù dài yì,指說話或寫文章時,使用的詞語無法準确、充分地表達内心的真實想法或意圖。其核心含義在于言辭與思想之間存在脫節,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語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詞:言辭、語句。
    • 不逮:不及,達不到(“逮”意為“及、達到”)。
    • 意:思想、意圖。

      整體意為“言辭無法觸及本意”,強調語言表達的局限性。

  2. 深層内涵

    該成語揭示了語言表達的普遍困境:主觀思想具有複雜性,而語言符號存在天然局限性,導緻表達時可能出現“心中所想”與“口中所述”的偏差。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收錄該詞條,釋義為:

    “說的話不能準确表達意思。”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125.)

  2. 《漢語大詞典》

    進一步闡釋其引申含義:

    “言辭未能充分、精确地傳達思想情感,多用于批評文辭空洞或邏輯混亂。”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三、應用場景與典型語境

  1. 寫作與創作

    常見于文學評論,如批評文章“鋪陳辭藻卻主旨模糊”,或學術寫作中因術語使用不當導緻論證不清。

  2. 口語表達

    描述溝通障礙場景,例如:

    • 因緊張而語無倫次:“他急于辯解,反而詞不逮意。”
    • 跨文化交際中因語言差異産生誤解。
  3. 心理與認知

    認知語言學指出,人類常面臨“言不盡意” 的困境(如情感體驗難以用語言完全傳遞),此為“詞不逮意”的心理根源。


四、相關成語對比

成語 核心差異 共性
詞不逮意 強調語言“未達到” 本意 均涉及表達與意圖的偏差
詞不達意 側重語言“未能傳達” 本意
言不由衷 特指故意不表達真實想法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3. 王力. 古代漢語詞典[Z]. 北京:中華書局, 2000.(注:該詞典對“逮”的文言釋義有詳細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詞不逮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背景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與反義

五、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典故或不同文獻中的解釋差異,可參考上述标注的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留申群島昂然直入鞍馬勞頓白首相知辨難播菜不疊柴頭腦殻長笛鄰家春首蹙怖打頭風吊毛堤捍貳膳貫月之辰孤孤單單詭容桂枝郎還阙合錢狐憑鼠伏奸通疾耕麂眼酷旱愧喪攬撷樂态遼豕白恡愛靈彩六五露兩手綸告滿腹牢騷枚數蓬阙潑涼水蒲蘆孅介人數三舍法升帳示範失民世職嗣武送往迎來汰劣留良唐塞讨債鬼條述鐵杆五老榜現成相報先聲陷師戲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