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為人質。《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子 退師。 鄭 人脩城。進復圍之,三月,克之…… 潘尫 入盟, 子良 出質。”
(2).射出的箭未中箭靶。 漢 劉向 《說苑·君道》:“ 晏子 沒十有七年, 景公 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3).把東西典當出去。 清 方苞 《将園記》:“其後定居 土街 ,宅出質,園無主……又三年,園亦出質。”
“出質”是一個法律術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但現代主要與物權法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出質人(債務人或第三人)将動産或權利移交債權人占有,作為債務履行的擔保。具體特點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動産質押的具體要求。
提示:現代法律實務中,“出質”主要指擔保行為,若涉及具體法律操作(如股權質押登記),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參考《民法典》物權編相關規定。
「出質」是一個動詞,表示将財産或價值物品出示、出售、抵押、轉讓等。這個詞常用于商業、法律領域,用來描述一方将財産轉移給另一方作為保證或支付等目的。
段落2:出質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出質」這個漢字由「出」和「質」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出」是左右結構,并由4畫構成;而「質」則是上下結構,并由15畫構成。
段落3:出質的來源在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出質」這個詞是根據語音轉寫的方式來形成的。其來源于梵文「poṣa」或巴斯克語「potera」等詞彙,意為「財産」或「資本」。
段落4:出質的繁體寫法在繁體字中,「出質」這個詞的寫法保持基本不變。
段落5:古時漢字寫法在古代,「出質」這個詞的寫法會因時代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總體而言,它通常是類似于現代寫法的變體。
段落6:出質的例句1. 公司出質了一批機器設備作為貸款擔保。
2. 我把股份出質給了合作夥伴,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3. 他們将房産出質給銀行,以換取低息貸款。
段落7: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組詞:出質人、質物、質押、質權。
近義詞:抵押、擔保。
反義詞:受質、取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