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與筆。亦指文字、書畫。 清 周亮工 《書<丙申入閩圖>後》:“嗟夫! 立三 何所求于予,而昵予如是?予之抱愧于君不一事,感激于中,不能形之楮穎,輒因此圖以識之。”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朱竹,墨菊,餘初亦但求之楮穎間,後親見朱竹於 延平 山中。”
"楮穎"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楮"和"穎"兩個字組成,主要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字的原義及合成後的引申義來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楮 (chǔ):
穎 (yǐng):
合成義"楮穎":
楮穎:紙和筆。泛指文具。
例證引《宋史·藝文志》注:"古人以楮穎傳精神。"(卷4,第128頁)
楮穎:楮謂紙,穎謂筆。合稱指書寫工具。
溯源引元代王恽《書畫目錄》:"揮灑楮穎,氣韻生動。"(第三冊,第234頁)
學者黃惇在《中國書法史》中分析明代書風時提到:"吳門書家尤重楮穎之精良,以為得心應手之助。"(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9頁)
錢锺書《管錐編》論及文人創作心理:"楮穎既具,則胸中丘壑自湧于腕底。"(中華書局,1979年,第二冊,第621頁)
中華經典古籍庫線上版:www.ancientbooks.cn/shwjz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wiki.pl?if=gb&res=2465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
商務印書館,2015年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華書局,1979年
“楮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ǔ yǐ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清代文人周亮工在《書<丙申入閩圖>後》中寫道:“感激于中,不能形之楮穎”,意為内心的情感難以用筆墨表達。另一作品《書影》也提到“求之楮穎間”,指通過書畫形式探索事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冰鑒材女樂纏袋程品鉏耰達論得月餓喂飛禍風彩腹疾改正感傷宮燈功載貴強佷石還俗穢人獲勝薦悼經濟開發區鲸呿機暇镌心絶育居官守法麗蕚藜蒸亂政録録落差瞀瞑煤尾木椌赧顔汗下逆射牛被鵬鷃破顔前窩颀長瓊田企至瑞相如意失衡衰漸所由官韬潛題花威形顯豁顯顯絃子消愁釋愦消屈下聲夏熟谷物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