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绢斜封的意思、白绢斜封的详细解释
白绢斜封的解释
古人书信有用白绢在函外横着缄封的。因借指书信。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 周公 。口云諫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书翰》:“人惠书云:辱白绢斜封之赐。”
词语分解
- 白绢的解释 一种白色的薄型丝织品。《三国志·魏志·倭传》:“又特赐汝紺地句文锦三匹,细班华罽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水浒传》第二八回:“只见管营相公身边,立着一个人
- 斜封的解释 谓非朝廷正命封授官爵。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景龙 中,斜封得官者二百人。”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斜封》:“ 唐睿宗 景云 元年八月,以 中宗 时官爵踰滥,因依妃主墨勅而受官者,时
网络扩展解释
“白绢斜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古人用白绢包裹书信并斜角封缄的样式,后借代书信本身。
- 字面解析:
- 白绢:白色丝织品,古代常用于书写或包裹;
- 斜封:将信函斜角密封,是古代书信的一种装帧方式。
二、典故与出处
最早见于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句“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描述了友人寄信的情景。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书翰》中也有“辱白绢斜封之赐”的用法,进一步印证其书信代称的意涵。
三、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用于形容书信往来或表达文雅情谊,如“蒙君白绢斜封,感怀于心”。
- 历史考据:研究古代书信文化时,常提及此词以说明装帧形制。
- 现代引申:部分语境中可比喻文辞优美、形式考究的文字作品(此用法需结合具体上下文)。
四、相关扩展
- 注音与结构:拼音为bái juàn xié fēng,属四字中性成语。
- 近义表达:鱼雁、尺素(均代指书信)。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全唐诗》或宋代笔记类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绢斜封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白色细绢制成的封袋。我们来拆分一下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
- 白:部首是白字旁,总共五画;
- 绢:部首是纟字旁,总共六画;
- 斜:部首是方字旁,总共四画;
- 封:部首是寸字旁,总共四画。
《白绢斜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时候人们称纸币为"绢",所以"白绢斜封"也逐渐指代了白色的封袋,用来装载纸币。
在繁体字中,“白绢斜封”这个词的写法也相同,没有什么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不过,白绢斜封这个词的写法在古代与现在并没有太大差异。
以下是一个关于白绢斜封的例句:
现代人们很少使用白绢斜封,在古代这种封袋被广泛用于装载纸币。
组词:绢袋、细绢、封装、斜封夹
近义词:红绢斜封、绿绢斜封、紫绢斜封
反义词:黑色封袋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相关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