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绢斜封的意思、白绢斜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绢斜封的解释

古人书信有用白绢在函外横着缄封的。因借指书信。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 周公 。口云諫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书翰》:“人惠书云:辱白绢斜封之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绢斜封”是汉语中具有历史雅韵的词汇组合,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释义

“白绢”指未经染色的素色丝织品,质地细密光洁,古代多用于书写或包裹珍贵物品(参考《汉语大词典》)。“斜封”指以非正封形式包裹,唐代文献中特指绕过正式渠道传递的密件,《新唐书·百官志》载“斜封官”即通过非程序任命的官职。

二、组合意象

该词常见于唐代文人书信往来,如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句“白绢斜封三道印”,描述用白绢斜角包裹茶饼并加盖印章的情景,既体现对收件人的敬重,又暗含私密传递之意(《全唐诗》卷四百三十)。

三、文化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白绢象征高洁雅致,斜封则突破方正形制的拘束,二者结合构成“以素为贵,以曲达情”的美学表达。宋代《文房四谱》记载此类封装方式多用于文人互赠诗稿、茶饼等雅物。

网络扩展解释

“白绢斜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古人用白绢包裹书信并斜角封缄的样式,后借代书信本身。

二、典故与出处

最早见于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句“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描述了友人寄信的情景。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书翰》中也有“辱白绢斜封之赐”的用法,进一步印证其书信代称的意涵。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创作:用于形容书信往来或表达文雅情谊,如“蒙君白绢斜封,感怀于心”。
  2. 历史考据:研究古代书信文化时,常提及此词以说明装帧形制。
  3. 现代引申:部分语境中可比喻文辞优美、形式考究的文字作品(此用法需结合具体上下文)。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全唐诗》或宋代笔记类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案友霸王承包商出条粹语醋母草独角戏烦蒸分子量富室子咯咯革虑功勤闺蜜滚海蛟过子呴濡矐睒火针虎声虎气护套嚼啮诘戎筋肉近上金吾子灸客酒债抗灾可憎才困蒙莱子郎秩老莱裂土旅吟卖官鬻爵母夜叉棚帐莩甲破气戚促期信壤土熔解时或诗源寿昌繀车窣飒胎字汤去三面舃奕下九香油馃子晓行校医西坤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