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辍俸的意思、辍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辍俸的解釋

取出俸祿。輟,通“ 掇 ”。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四:“今隨夫任 端溪 ,復至此嶺,詩已為杇鏝者所覆,即命墨於故處。詩曰:‘ 滇江 昔日掌刑廻,上得 梅山 不見梅,輟俸買栽三十樹,清香留與雪中開。’好事者,因此夾道植梅多矣。”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洛學》:“ 文忠 ( 真文忠 )嘗出其副示予,相與歎息,公輟俸命書市刻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辍俸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由“辍”(停止)和“俸”(官員薪俸)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停止發放俸祿。在古代官制中,特指因官員過失或朝廷制度調整而暫停發放其俸祿的行為,屬于行政或紀律處罰的一種形式。

一、核心釋義

  1. 詞性:動詞性短語
  2. 讀音:chuò fèng
  3. 字義分解:
    • 辍:中止、停止(《漢語大詞典》);
    • 俸:古代官員的薪金,亦稱“俸銀”“俸米”(《古代漢語詞典》)。

二、曆史制度背景

辍俸作為古代吏治手段,常見于以下場景:

三、與相似概念的區别

術語 性質 執行強度
罰俸 扣除部分俸祿 中等
奪俸 剝奪全部俸祿 較重
辍俸 暫停發放俸祿 可恢複

四、文獻例證

北宋名臣包拯曾奏議:“官吏弛職,當辍俸示儆”(《包孝肅奏議集》卷三),強調以停俸強化吏治。清代《戶部則例》亦規定,地方官未能按期完成錢糧征收者,“罰俸一年,嚴重者辍俸待查”。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辍”字釋義;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俸”條及官制相關術語;
  3. 《唐六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三·吏部考功司;
  4. 《宋史·職官志》(中華書局标點本)俸祿制度章節;
  5. 《包孝肅奏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卷三·劾官吏疏。

(注:因古籍原版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現代線上辭書如漢典網(zdic.net)可查基礎釋義,但深度制度解析需依托學術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辍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uò fèng,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與通假字現象理解:

1. 核心含義
根據權威文獻記載(如宋代彭乘《墨客揮犀》和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該詞實際指“取出俸祿”。其中“辍”是通假字,通“掇”(意為拾取、拿取),而非字面意義的“停止”。例如官員為刻書或購梅樹,主動動用俸祿資金的行為。

2. 易混淆點說明
若僅從字面理解,“辍俸”可能被誤讀為“停發俸祿”,但結合古籍用例可知,其真實含義是“主動支取俸祿用于特定事務”。這種通假現象在古漢語中常見,需結合語境判斷。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描述官員将俸祿用于公益、文化事業等情境,如宋代真德秀曾“辍俸命市刻”書籍以傳播文化。

建議在閱讀古文時,若遇類似詞彙,可優先參考《漢典》《墨客揮犀》等權威古籍注釋,避免望文生義。

别人正在浏覽...

榜志暴掠北海市卞莊不可向迩采信赪莖赤虬尺組打诃大盟刀鋸之餘調腔鬥筐惡讨菲德赙遺冠帶猾棍黃蘆互跪徽績昏濛嘉辰艦日節旌诘折芨芨草齌怒阄題繼躅課僮孔猷魯風鞵賣酒提瓶木路牛閨排讦若涉淵冰三大運動喪氣話紗幌砂石市閑受茶首映蘇李趚趚腆盛天蝦跳台滑雪渟淖銅盆帽推衍網瘾王子僑娃娃魚誣祿香輿涎眉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