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傅的意思、大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傅的解釋

(1).古三公之一,為國君的輔弼之臣。《左傳·成公十八年》:“使 士渥濁 為大傅,使修 範武子 之法。”

(2).輔導太子的官。《禮記·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立大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傅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在不同曆史時期具有多重含義。根據《漢語大詞典》及曆史文獻記載,該詞主要有以下三層釋義:

一、作為"太傅"的别稱 大傅通"太傅",位列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一,始見于周代官制。據《中國曆史官職辭典》記載,其主要職責為"輔佐天子,參議國政",多由德高望重的重臣擔任。西漢時期賈誼曾任長沙王太傅,這一官職設置延續至明清,但後期逐漸成為虛銜。

二、特指太子太傅 在皇室教育體系中,大傅專指輔導太子的官員。《禮記·文王世子》鄭玄注:"大傅在前,少傅在後",說明其與少傅共同負責太子的德行教養。北魏時期崔浩擔任此職時,曾主持編纂《國書》,對儲君教育産生深遠影響。

三、地方教育官職 漢代郡國設"郡文學大傅",主管地方教化事務。《漢書·儒林傳》記載,韓嬰任常山王太傅時,"推詩人之意而作内外傳數萬言",開創了地方經學教育體系。這種設置在唐宋時期演變為州學教授的前身。

該官職的文化影響可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請于王,命士會為大傅",以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對賈誼任長沙王太傅的詳細記載。現代學者通過清華簡《系年》等出土文獻,進一步考證了周代大傅制度的實際運作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整理,“大傅”是古代中國官職名稱,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三公之一,輔佐國君
    大傅位列古代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主要職責是輔佐君主處理國政。例如《左傳·成公十八年》記載:“使士渥濁為大傅,使修範武子之法”,體現了其作為輔弼重臣的地位。

  2. 太子導師
    大傅也負責教導太子禮儀、治國之道。《禮記·文王世子》提到周代設立大傅、少傅共同培養太子,使其通曉“父子君臣之道”。


二、補充說明


三、關聯概念

以上内容綜合了《左傳》《禮記》等古籍記載及權威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官職體系,可參考《周禮》或漢代官制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兵不厭詐抽打叢筱蹙鬐镝鋒都總管斷梗浮萍奉常副次骨嘟貴恙寒膽回疆賄漏回紋假形劫剝借字兒景陽妃吉期集螢映雪舉措失當絕無僅有面子靡披磨磚作鏡内阋牛角書生朋徒婆兒牆面竊柄挈婦将雛啟瀹稔惡藏奸乳孩兒三巒散耍上春生白甚至市庸水靈斯冰獺祭餮切鐵崖體體外受精銅雀瓦維綱蚊蟲溫室五倉無所回避無氈縣傳小頸峽雲徙邊懈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