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柄的意思、大柄的详细解释
大柄的解释
《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郑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元典章·刑部二·繫狱》:“刑罚,国之大柄,有功者赏,有罪者罚,理当然也。”《明史·李森传》:“名爵日轻,廪禄日费,是玩天下之公器,弃国家之大柄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司寇》:“既持大柄,倚胥吏为耳目,任意周内罪名。”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柄的解释 柄 ǐ 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叶柄。花柄。 器物上的把儿:刀柄。勺柄。 量词,用于有柄物:一柄伞。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把(?)柄。话柄。 执掌:柄政(执掌政权)。柄国。 权:国柄
网络扩展解释
“大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大柄”指君主用以治国的核心权力或根本制度,尤指“礼”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该词源自《礼记·礼运》,原文记载:“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郑玄注解“柄”为“所操以治事”,即通过礼制来确立统治秩序。
二、词源与历史演变
- 本义:最初特指“礼”作为君主治国的核心工具,强调其规范社会等级、维护伦理的作用。
- 引申义:后世逐渐扩展为泛指国家的重要权力或根本制度。例如:
- 《元典章·刑部二》称“刑罚,国之大柄”;
- 《明史·李森传》提到“名爵”为国家大柄。
三、其他含义
需注意日语中的“大柄”(おおがら)与中文含义不同,其表示:
- 体格魁梧(如“大柄な男”);
- 衣物花纹较大(如“大柄のワンピース”)。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讨论中,例如:
- 分析儒家治国思想时,常引用《礼记》原文;
- 探讨权力结构时,可比喻核心统治手段。
中文“大柄”强调权力与制度的核心地位,而日语则为描述体格或图案的词汇,需注意语境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柄(dà bǐng)是一个词汇,下面是关于它的一些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部首:大字边)+ 柄(部首:木字底),总共6个笔画。
- 来源:大柄一词源于汉语,用于形容物体较大或比较大的尺寸。
- 繁体写法:大柄(繁体字)。
- 古时候汉字写法:没有特定的古代写法,大柄在古代通常以这两个字的组合来表示。
- 例句:这把伞的柄很大,很容易握住。
其他信息包括:
- 组词:大柄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不同的短语或词组,例如:大柄刀、长柄工具等。
- 近义词:大柄的近义词可以是大号的、宽阔的等。
- 反义词:大柄的反义词可以是小柄的、窄小的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