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麄細”。1.粗糙和細緻的程度。《周禮·天官·典婦功》“辨其苦良” 漢 鄭玄 注:“謂分别其縑帛與布紵之麤細。”
(2).粗細的程度。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餅法》:“剛溲麪,揉令熟。大作劑,挼餅,麤細如小指大,重縈於乾麪中。” 唐 白居易 《紅藤杖》詩:“麄細纔盈手,高低僅過身。”
“麤細”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ū xì,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物品的粗糙與細緻程度
主要用于描述材質或工藝的精細差異。例如《周禮·天官·典婦功》中提到的“辨其苦良”,漢代鄭玄注釋為“分别缣帛與布紵之麤細”,即通過材質粗細區分織物優劣。
指物體的粗細程度
強調物理形态的粗度或細度。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記載制作面劑時“麤細如小指大”,唐代白居易《紅藤杖》詩中也用“麄細才盈手”形容手杖的粗細。
補充說明:
《麤細》是一個中文詞語,表示事物的表面紋理、質感或觸感的粗糙或細膩程度。
拆分部首:音(首部)+麻(右部)
筆畫:12畫
《麤細》一詞來自于古代漢語,在現代漢語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繁體字:麤細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麤細,沒有變化。
這塊木頭的質地很麤細,手感十分細膩。
相關詞語有:麤糙、粗細、粗糙、細膩。
相關的近義詞有:粗、粗糙。
相關的反義詞有:細、細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