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麄细”。1.粗糙和细致的程度。《周礼·天官·典妇功》“辨其苦良” 汉 郑玄 注:“谓分别其縑帛与布紵之麤细。”
(2).粗细的程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刚溲麪,揉令熟。大作剂,挼饼,麤细如小指大,重縈於乾麪中。” 唐 白居易 《红藤杖》诗:“麄细纔盈手,高低仅过身。”
“麤细”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ū xì,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指物品的粗糙与细致程度
主要用于描述材质或工艺的精细差异。例如《周礼·天官·典妇功》中提到的“辨其苦良”,汉代郑玄注释为“分别缣帛与布紵之麤细”,即通过材质粗细区分织物优劣。
指物体的粗细程度
强调物理形态的粗度或细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记载制作面剂时“麤细如小指大”,唐代白居易《红藤杖》诗中也用“麄细才盈手”形容手杖的粗细。
补充说明:
《麤细》是一个中文词语,表示事物的表面纹理、质感或触感的粗糙或细腻程度。
拆分部首:音(首部)+麻(右部)
笔画:12画
《麤细》一词来自于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繁体字:麤細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麤细,没有变化。
这块木头的质地很麤细,手感十分细腻。
相关词语有:麤糙、粗细、粗糙、细腻。
相关的近义词有:粗、粗糙。
相关的反义词有:细、细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