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掐的意思、促掐的詳細解釋
促掐的解釋
(1).方言。亦作“ 促恰 ”、“ 促揢 ”。愛捉弄人;刁鑽刻薄。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三折:“我打你個促掐的弟子孩兒,釃這麼滾湯般熱酒來燙我,把我的嘴唇都燙起料漿泡來。” 元 範子安 《竹葉舟》第四折:“師父,你既肯度脫弟子成仙了道,怎生又要把我掉在大江之中,險喪性命?你好促掐也。” 劉複 《<何典>序》:“這書做得好極,一味七支八搭,使用尖刀促揢的挖空心思,頗有 吳老丈 風味。”
(2).方言。亦作“ 促恰 ”、“ 促揢 ”。陰毒奸刁。 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 彭大 雲﹞他兩個同坐着哩,不知怎麼新人不死,是小姑娘死了。﹝ 周公 做哭科雲﹞ 桃花 女,你好促恰也。”《水浒傳》第四一回:“又做這等短命促掐的事。於你無幹,何故定要害他?”
詞語分解
- 促的解釋 促 ù 近,時間緊迫:促膝。促席(坐近)。急促。短促。倉促。 催,推動:促使。促進。敦促。督促。催促。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掐的解釋 掐 ā 用指甲按或截斷:掐算。掐花。掐尖兒。 割斷,截去:掐頭去尾。 用手的虎口及手指緊緊握住:一把掐住。 量詞,一隻手或兩隻手指尖相對握着的數量:一掐兒松枝。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促掐”是一個方言詞彙,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
核心含義
指愛捉弄人、刁鑽刻薄,帶有尖酸陰損的意味,常見于吳語方言中。例如《水浒傳》第四十一回提到:“又做這等短命促掐的事!”。
-
延伸含義
也可表示陰毒奸刁,強調行為或性格的惡劣性。如元雜劇《生金閣》第三折中,用“促掐”形容故意用熱酒燙人的行為。
二、用法與語境
- 方言特色:主要在江浙滬等吳語區使用,常寫作“促恰”“促揢”等變體。
- 文學作品: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誰人使促掐,把我的頭發剪去了。”
- 多用于描述惡作劇或損人利己的行為。
三、注意
- 部分來源(如)提到“促使、催促”的釋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依據,可能與方言發音混淆有關,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 如需更多例句或方言演變細節,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促掐》這個詞的意思是催促别人趕快行動或完成某事。它可以拆分為“促”和“掐”兩個部分。
“促”的部首是人,并且它的筆畫數為9畫;
“掐”的部首是手,并且它的筆畫數為11畫。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通,并沒有特别曆史悠久的淵源。它是由“促”和“掐”兩個詞組合而成,用于形容催促他人行動迅速。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然而,這個詞并不是古代的漢字,因此在古時候并沒有其特定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
老師促掐我們趕快完成作業。
一些相關的組詞可能包括:
推掐、要掐、催掐等。
與“促掐”意思相近的詞彙可能有:
催促、催逼、催迫等。
與“促掐”的意思相反的詞彙可能有:
拖延、遲疑、懶散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