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樸的意思、麤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樸的解釋

簡陋質樸。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起第宅,采椽麤樸,足避風雨。” 清 張岱 《陶庵夢憶·锺山》:“祭品極簡陋,硃紅木簋、木壺、木酒罇,甚麤樸。簋中肉止三片,粉一鋏,黍數粒,東瓜湯一甌而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麤樸(cū pǔ)是漢語中由“麤”與“樸”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事物原始、粗犷而未經修飾的狀态。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麤”為“粗”的異體字,本義指米粒粗疏,引申為粗糙、粗簡;《說文解字》中“樸”指“木素”,即未經雕琢的原木,故“麤樸”在詞源上兼具物質形态的粗粝性與本質的天然性。

該詞在具體語境中存在雙重指向:一是指器物制作工藝的簡樸特征,如《周禮·考工記》所述“麤樸之器”即強調器物保留材料原始肌理;二用于描述人文風貌,如《漢書·藝文志》以“麤樸”形容上古文獻的質樸文風。現代漢語研究中,學者多将其納入美學範疇,認為其體現了道家“見素抱樸”哲學觀對藝術創作的影響。

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2卷第583頁明确标注其詞性為形容詞,并舉《朱子語類》卷七十六“其辭麤樸”為書證,印證該詞在宋代理學文獻中的實際應用。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亦将其列為重點辨析詞彙,強調其與“質樸”“拙樸”等近義詞在語用場景中的微妙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麤樸”是一個漢語成語,由“麤”和“樸”兩字組成,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 基本含義
    “麤”意為粗犷、直率,而“樸”指質樸、不加修飾。組合後形容言行或風格既粗犷豪放,又自然樸實,強調真實、不加雕飾的特點。

  2.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人物性格或藝術創作。例如:

    • 形容某人的性格直爽坦率,如“他為人麤樸,說話從不拐彎抹角”;
    • 評價文學、音樂等作品風格質樸真實,如“這幅畫的麤樸筆觸展現了鄉野生活的本真”。
  3. 延伸解讀
    在傳統文化中,“麤樸”常與“精緻”形成對比,體現對原始生命力的推崇。它既可能帶有褒義(如贊美真誠),也可能隱含貶義(如批評缺乏修飾),需結合語境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用例或相關典故,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葆塞博具拆牌道字長調乘數撐突粗石大别山怠皇大戀單糖頓契方石煩亂飯銀飛騎伏安亘連個人儲蓄積累養老保險宮蓮孤另另捍逆豪貴堅蒼既廪駿乘刻核徕祗惏栗立慬面試莫弗甯佳篣筤判事平康裡撲剌剌清殄球刀雀喜熱疾入質山嶺畬火收緊朔法熟魏生張厮波訟愬貪刻貪險頽如王京委地為國為民微阙仙人掌茶纖疏小巧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