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蹉蹋的意思、蹉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蹉蹋的解釋

見“ 蹉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蹉蹋(cuō tà)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蹉”與“蹋”二字組合而成,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古籍文獻中可見其蹤迹。其含義需結合構詞語素及曆史語境分析,具體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本義:失足跌倒

    “蹉”本指失足、失誤(《說文解字·足部》:“蹉,蹉跎也”);“蹋”意為踩踏、跌倒(《玉篇·足部》:“蹋,踐也”)。二字組合後,強調因步履不穩而摔倒的動作。

    古籍例證:

    《文選·潘嶽〈西征賦〉》:“蹉蹋于木末。”李善注:“蹉蹋,失足也。”

  2. 引申義:虛度光陰

    由“失足”引申為人生行路的失誤,特指浪費歲月、錯失時機,與“蹉跎”同義。

    文獻依據: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收錄“蹉蹋”詞條,釋為“猶蹉跎”,指時間白白流逝。

  3. 罕見義:踐踏摧殘

    在部分語境中,“蹋”的“踐踏”義占主導,整體可表摧殘、破壞之意,但此用法極少見。

    例證參考:

    《康熙字典》(清代張玉書等編)引《集韻》釋“蹋”為“踐也”,可佐證複合詞的潛在含義。


二、語素解析

二字結合後,詞義偏向“蹉”的時間性失誤,弱化“蹋”的物理動作,故“虛度光陰”成為主流釋義。


三、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殘留,當代書面語中已被“蹉跎”“虛度”取代。若需引用,建議優先選擇權威詞典釋義(如《漢語大詞典》《辭源》)并标注來源,避免歧義。


參考資料:

  1. 蕭統《文選》(中華書局,1977)李善注本
  2.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3. 張玉書《康熙字典》(中華書局,1958影印版)

網絡擴展解釋

“蹉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釋義

2.異體與關聯詞

3.引申含義

4.使用場景

5.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蹉踏”的詳細用例,可參考《漢語辭海》或相關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鼇頭跋扈恣睢表壯不如理壯别院比畫播谷測探乘釣眵眼聰俊藂翳大狐道不得杜口蠹吏梵皇奉陪幹曜孤獨矜寡海叵羅含宏厚幸環鑽怙恃漸次降堦強嘴硬牙谏訓剪刈積德累善鋸工濬池軍廳拘信靠幫尻馬礦砂曠載老面老眼昏花妙義明視尼房前五子青蓮域任氣儒素三戒深拱生仁霜妃朔禽縮地經讨吃棍騰言淟湎霧扃嗚唈鄉老書像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