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存正的意思、存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存正的解釋

(1).保存正統、正宗。《三國志·魏志·杜夔傳》:“自 左延年 等雖妙於音,鹹善 鄭 聲,其好古存正莫及 夔 。”

(2).維護、保持正氣、正義。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故明賞以存正,必罰以閑邪。”《晉書·潘尼傳》:“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無私,無私莫深乎寡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存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現代用法和古漢語用法兩個層面來理解:


一、現代常用義

  1. 保存以供指正

    指将自己的作品(如文章、書畫等)贈送給他人時,附上的謙辭。意為“請對方保存并給予批評指正”,體現自謙與對受贈者的尊重。

    例:作者在贈書扉頁題寫“惠存存正”,即希望對方保存此書并指教不足之處。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225頁,商務印書館。

  2. 謙辭用于作品贈送

    常見于書信、贈言場景,如“拙作奉上,敬請存正”,強調對受贈者意見的重視。

    來源:《漢語謙敬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二、古漢語義

  1. 留存正道;維護正義

    早期文獻中,“存”有“保全”“堅守”之意,“正”指正道、正義。組合表示堅守道德準則。

    例:《後漢書·崔骃傳》有“存正重道”的表述,強調持守正道。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4卷第27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匡正;修正

    在部分典籍中引申為“糾正偏差”,如明代張居正《答南科言官書》:“以存國是而正人心。”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


三、文化内涵

“存正”融合了中華文化中謙遜自持(如謙辭用法)與道德堅守(如古義)的雙重精神,既是語言禮儀的體現,也承載傳統價值觀。其現代用法多見于學術、藝術交流場景,延續了文人贈答的雅風。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3. 王力 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2005.
  4. 劉宏麗. 《漢語謙敬語詞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存正”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保存正統、正宗
    指維護文化、思想或技藝的正統傳承。例如《三國志·魏志·杜夔傳》提到,杜夔在音樂領域“好古存正”,強調其堅守正統雅樂。這一含義常用于學術或藝術領域,強調對傳統精髓的繼承。

  2. 維護正氣、正義
    指在道德層面堅持原則,守護正道。如晉代葛洪《抱樸子·用刑》中“明賞以存正”,主張通過賞罰分明來維護社會正氣。現代語境中多用于贊揚人的品格或處世态度。

二、延伸用法

三、古籍例證

《晉書·潘尼傳》用“存正莫重乎無私”闡釋道德修養,說明該詞在古代已被用于哲學讨論。

注:部分資料提到“存正”可作為謙辭(如送作品請人指正),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衍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拔俊絆鞿卞隨波谲雲詭啜叱寸進錯守大吉大利犯贓鳳凰門負固不服釜中生塵告發格裡曆恭迎鼓架部過割駭俗含翠蒿棘或種狐犬簡隽九賦刊字匠作刻厲珂裡餽贽鲲壑累代冷冰冰籬門離情陋俚論辜茂材貌合情離名詞磨壠男扮女裝憑文辟廱嗛小榮木三冬二夏商中杓窊印折劄十六相樹疙瘩書筴脫難網點帷箔不修甕瓦窩兒裡反午塵孝衣裳暇逸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