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存折的意思、存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存折的解釋

[bankbook] 銀行、信用合作社等發給存戶作為憑證的小本子

詳細解釋

銀行發給存款人作為憑證的小本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好歹你親自到 南京 走一遭,取了存摺,支了利錢寄回來。” 鄭觀應 《盛世危言·銀行上》:“得一元則存一元,餘兩元則存兩元,該銀行予以存摺,隨時可支。”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這是 思懿 天天想偷看的銀行存折。”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存折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存折”是銀行或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提供給客戶的紙質交易憑證,主要用于記錄賬戶資金變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存折俗稱“紅簿仔”(粵語區),是一種記錄存款賬戶交易信息的簿子。其大小因國家和銀行不同而有所差異,通常與支票簿或護照尺寸相近。作為法律憑證,存折詳細記載了存款金額、存期、利率等關鍵信息,在争議中可提供有效依據。

二、結構與功能特點

  1. 賬戶對應關系
    一般一本存折對應一個賬戶,但也存在“一戶多折”的情況(如主副存折)。每個存折僅能關聯單一賬戶,确保交易記錄的獨立性。

  2. 適用範圍
    除常規的本币活期/定期存款外,還可用于外币賬戶,部分機構甚至将其擴展至證券、黃金等非貨币賬戶。

三、曆史與文化背景

存折在近代金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例如:

四、現代應用與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存折的具體使用規則,可參考銀行官方說明或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存折:一個重要的金融術語

詞義

存折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為存款人開設的存款證明,用于記錄存款人的存款賬戶餘額和存取款等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存折的拆分部首是“子”和“钅”,其中“子”為部首,表示與有關的事物有關;“钅”為筆畫,表示與錢財相關。存折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存折”一詞最初來源于漢語。它的形式和意義開始出現在中國古代,隨着金融機構的興起和發展,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

在繁體字中,“存折”一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不會有任何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在古代的文獻中,存折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總體來說,“存折”的字形和意義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例句

1. 我需要辦一本新的存折。

2. 請拿好您的存折和身份證。

組詞

存款、存款人、存取款、存款證明

近義詞

存單、存折冊

反義詞

支票、借記卡、信用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