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繼絶的意思、存亡繼絶的詳細解釋
存亡繼絶的解釋
1.亦作"存亡續絶"。
2.原謂使亡國複存,絕嗣得續。亦泛指使瀕臨滅亡或已亡者得以繼續存在或延續。
詞語分解
- 存亡的解釋 生存和死亡,存在和滅亡關系生死存亡的戰争詳細解釋.存在或滅亡;生存或死亡。《易·乾》:“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夫一旦有急叩門,不以親為解,不以存亡為辭,天下
- 絶的解釋 絶 é 見“絕”。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存亡繼絶”(也作“存亡繼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恢複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的宗族或世家,也可泛指挽救瀕臨滅亡的事物,使其得以延續。
二、出處與典故
-
最早記載
出自《穀梁傳·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指齊桓公曾幫助恢複邢國、衛國等滅亡的國家,并延續其宗族。
-
儒家經典引用
《論語·堯曰》中提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與“存亡繼絕”含義相近。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 語境:多用于政治、曆史語境,強調對危亡事物的挽救或複興。
- 感情色彩:中性詞,既可用于褒揚功績,也可客觀描述曆史事件。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存亡續絕、繼絕興亡。
- 反義詞:滅國殄嗣(使國家滅亡、宗族斷絕)。
五、例句與延伸
- 曆史用例:
《漢書·吳王濞傳》中記載:“存亡繼絕,振弱誅暴,以安劉氏。”
- 現代擴展:
可引申為對文化遺産、瀕危物種等的保護行動,例如:“這項政策旨在存亡繼絕,挽救傳統手工藝。”。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文獻引用,可參考《穀梁傳》《論語》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存亡繼絶(Cún wáng jì zé)這個詞意思是表示生死存亡,繼續或斷絕。下面為你提供關于這個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存(cún):宀(寶蓋頭) + 子(學堂)
- 亡(wáng):亠(亡頭) + 一(橫)
- 繼(jì):纟(紅頭巾) + 及(拳頭握)
來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禮記·學記》中,具體用法是“生而國将存,死而國将亡”,即指人民的生存和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
繁體:
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為「存亡繼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意思保持一緻。例如,存可以寫作「存」「存留」,亡可以寫作「亡」「亡失」,繼可以寫作「継」「繼任」,絶可以寫作「絶」「毀絶」。
例句:
- 在戰争中,國家的存亡系于人民的團結。
- 這次疫情對很多企業經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存亡關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相關詞語:
- 存在(cún zài):表示存在、活着的狀态。
- 繼承(jì chéng):指在法律或傳統上接收前人的財産或職位。
- 斷絕(duàn jué):表示中斷、切斷或絕絕。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再次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