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mall grass]∶小草
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宋史·苏轼传》
尺草不留
(2) [small]∶比喻微小(多用于儿女自比于父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寸草之心
(1).小草。 唐 韩愈 《秋怀》诗:“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2).一点儿草。《宋史·苏轼传》:“ 吴 人种菱,春輒芟除,不遗寸草。”
(3).喻子女对父母的微小心意。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清 方文 《祀灶夜泊鲁港》诗:“瓣香无处迎先祖,寸草何时报老亲。”参见“ 寸草春暉 ”。
"寸草"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义与植物属性 "寸"为长度单位,约3.33厘米;"草"指草本植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极短小的草",《汉语大词典》进一步说明这是"小草"的统称,强调其细小特征。该词常见于描述初春萌芽的草苗,如"阳春布德泽,寸草生光辉"(《古诗十九首》)。
二、象征义与文化意象 在诗词中常借代微小的生命体或事物,如元稹诗句"泥泉乐者鱼,寸草生者日"(《野节鞭》),以寸草象征自然界的脆弱生命。其文化意象延伸出两种内涵:
三、特殊语境用法 中医典籍《本草纲目》记载"寸草"可指特定草药,如卷柏科植物的别称。方言中另有引申,如晋语区用"寸草棍"形容极细小的杂物,《太原方言词典》记录该用法可追溯至清代农谚"寸草铡三刀,无料也长膘"。
(参考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本草纲目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方言词典》)
“寸草”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含义
比喻意义
用法与示例
文化内涵
“寸草”既具自然属性,又承载丰富的人文情感,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双关含义。
霸代日并州刀避亲播殖补偿插翅难逃差之毫牦,失之千里脞谈打场丹纪担险悼没发辉防震犯患夫夫戈舡工脚冠狗合演怀望黄幄简罢简令剂救戢鳞委翼经国大业惊走禁严絶圣弃智拘文牵义蒯屦窥朝滥劣两程镂玉裁冰鹿囿宁民平抑气韵曲袷扰嚷忍性热焰日影如兄如弟圣师申制衰弊书空庶域颂祇讨彩挑错同难敦瓜托寓土窑子勿然险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