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養,保養。《墨子·非命下》:“下以待養百姓。” 孫诒讓 間诂引 王念孫 曰:“待養當為持養……《荀子·榮辱篇》曰:‘以相群居,以相持養。’ 楊倞 注:‘持養,保養也。’” 三國 魏 曹操 《贈給災民令》:“老耄須待養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三國志·吳志·孫堅傳》“又徙 下邳 丞” 裴松之 注引《江表傳》:“鄉裡知舊,好事少年,往來者常數百人, 堅 接撫待養,有若子弟焉。”
“待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成語含義(人際交往層面)
由“待”和“養”組成,讀作dài yǎng。
古漢語中的釋義(持養、保養)
見于《墨子》《三國志》等文獻,指“持養”或“保養”,即維持、照料之意。例如《江表傳》記載孫堅“接撫待養,有若子弟”,意為對待鄉民如家人般關懷。
注意:現代語境下,“待養”作為成語更常見,而古義多出現在曆史文獻中。若涉及其他領域(如提到的股市術語),需結合專業背景進一步确認。
待養(dài yǎng)一詞是指等待照顧或照料的意思。其中,待(dài)的部首是彳(chì),筆畫數為3;養(yǎng)的部首是八(bā),筆畫數為4。
待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待養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待養的組合與現代一緻,用“待”表示等待,用“養”表示照料。
以下是一個例句:“這隻小貓需要待養,直到它恢複健康。”
與待養相關的組詞有:待着(dài zhe)、待遇(dài yù)、養護(yǎng hù)。
與待養近義詞有:照料(zhào liào)、照顧(zhào gù)。
與待養反義詞有:獨立(dú lì)、照顧自己(zhào gù zì j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