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代數方程的意思、代數方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代數方程的解釋

[algebraic equation] 置有限項之和為零所得的方程,其中每一項是變量的正整數次幂(包括零次幂)之積

詳細解釋

方程中各量之間僅有代數運算關系的方程。有時也單指整式方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代數方程是數學中一類以多項式形式表達的等式,其核心是通過代數運算求解未知數的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代數方程的一般形式為: $$ P(x) = anx^n + a{n-1}x^{n-1} + cdots + a_1x + a_0 = 0 $$ 其中:

二、主要類型

  1. 一次方程(線性方程)
    形式:( ax + b = 0 ),解為 ( x = -b/a )。例如 ( 2x + 3 = 0 )。

  2. 二次方程
    形式:( ax + bx + c = 0 ),解為: $$ x = frac{-b pm sqrt{b - 4ac}}{2a} $$ 例如 ( x - 5x + 6 = 0 ) 的解為 ( x=2 ) 和 ( x=3 )。

  3. 高次方程
    三次方程(( ax + bx + cx + d = 0 ))和四次方程有解析解,但五次及以上方程無普遍根式解,需借助數值方法。

三、與其他方程的區别

四、應用領域

五、理論基礎

代數基本定理指出:n次代數方程在複數域内恰有n個根(含重根)。例如 ( x - 1 = 0 ) 有3個根(1個實根,2個共轭複根)。

若需具體方程解法示例或擴展應用場景,可進一步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代數方程

《代數方程》是一個數學專業詞彙,指的是包含一個或多個未知數和相應的系數以及運算符號的等式。在代數方程中,通過使用代數運算的方法,可以确定未知數的具體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代數方程》的拆分部首是“⺮”和“十”,其中“⺮”是表示植物的部首,而“十”則表示數字十。根據拆分部首統計,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代數方程》一詞來源于漢語,其中,“代數”一詞源于阿拉伯語的“jadi”, 意為“重複”,而“方程”一詞源于拉丁語的“equatio”,意為“平衡”或“相等”。這兩個詞彙在中國古代數學發展過程中逐漸被引入,最終形成了代數方程這一概念。

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繁體字中,代數方程的寫法為「代數方程」。古代漢字書寫形式稍有不同,通常寫作「代數方程」或「代數方稱」。

例句

1. 在數學課上,老師給學生們出了一道代數方程題目。

2. 研究者們多年來緻力于解決複雜的代數方程問題。

組詞

代數、方程組、線性代數、二次方程、三元方程

近義詞

代數式、代數方程式

反義詞

幾何方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