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代数方程的意思、代数方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代数方程的解释

[algebraic equation] 置有限项之和为零所得的方程,其中每一项是变量的正整数次幂(包括零次幂)之积

详细解释

方程中各量之间仅有代数运算关系的方程。有时也单指整式方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代数方程是数学中一类以多项式形式表达的等式,其核心是通过代数运算求解未知数的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代数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P(x) = anx^n + a{n-1}x^{n-1} + cdots + a_1x + a_0 = 0 $$ 其中:

二、主要类型

  1. 一次方程(线性方程)
    形式:( ax + b = 0 ),解为 ( x = -b/a )。例如 ( 2x + 3 = 0 )。

  2. 二次方程
    形式:( ax + bx + c = 0 ),解为: $$ x = frac{-b pm sqrt{b - 4ac}}{2a} $$ 例如 ( x - 5x + 6 = 0 ) 的解为 ( x=2 ) 和 ( x=3 )。

  3. 高次方程
    三次方程(( ax + bx + cx + d = 0 ))和四次方程有解析解,但五次及以上方程无普遍根式解,需借助数值方法。

三、与其他方程的区别

四、应用领域

五、理论基础

代数基本定理指出:n次代数方程在复数域内恰有n个根(含重根)。例如 ( x - 1 = 0 ) 有3个根(1个实根,2个共轭复根)。

若需具体方程解法示例或扩展应用场景,可进一步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代数方程

《代数方程》是一个数学专业词汇,指的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和相应的系数以及运算符号的等式。在代数方程中,通过使用代数运算的方法,可以确定未知数的具体值。

拆分部首和笔画

《代数方程》的拆分部首是“⺮”和“十”,其中“⺮”是表示植物的部首,而“十”则表示数字十。根据拆分部首统计,该词的总笔画数为14。

来源

《代数方程》一词来源于汉语,其中,“代数”一词源于阿拉伯语的“jadi”, 意为“重复”,而“方程”一词源于拉丁语的“equatio”,意为“平衡”或“相等”。这两个词汇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引入,最终形成了代数方程这一概念。

繁体和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繁体字中,代数方程的写法为「代數方程」。古代汉字书写形式稍有不同,通常写作「代數方程」或「代数方稱」。

例句

1. 在数学课上,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代数方程题目。

2. 研究者们多年来致力于解决复杂的代数方程问题。

组词

代数、方程组、线性代数、二次方程、三元方程

近义词

代数式、代数方程式

反义词

几何方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