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録的意思、逮録的詳細解釋
逮録的解釋
逮捕;拘囚。《三國志·吳志·陸抗傳》:“而頃聞 薛瑩 卒見逮録, 瑩 父 綜 納言先帝,傅弼 文皇 ,及 瑩 承基,内厲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 嘗有 櫟陽 逮” 唐 司馬貞 索隱:“謂有罪相連及,為 櫟陽縣 所逮録也。”
詞語分解
- 逮的解釋 逮 à 到,及:力有未逮。 捉拿:逮捕。逮系。 捕抓捉放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録的解釋 録 ù 見“錄”。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逮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拼音:dǎi lù(或讀作dǎi lù,不同來源注音略有差異)
含義:指逮捕、拘囚的行為,即通過法律手段将人抓捕并關押。
二、引證與曆史用例
- 《三國志·吳志·陸抗傳》
例句中提到“薛瑩卒見逮録”,意為薛瑩突然被逮捕拘囚,側面反映了該詞在古代司法場景中的使用。
- 《史記·項羽本紀》索隱
唐代司馬貞在注解中提及“櫟陽逮”,指出“逮録”指因罪行牽連而被抓捕。
三、結構與詞義辨析
- 單字拆分:
- 逮:本義為“抓捕”,如“逮捕”。
- 録:通“錄”,此處引申為“記錄罪行”或“收押”。
- 整體詞義: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法律程式實施抓捕并關押的行為。
四、現代使用與權威性說明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需注意,部分網絡釋義(如-5)雖内容相似,但權威性較低,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逮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記錄、記載。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金,共有16個筆畫。《逮録》一詞的來源尚不明确,可能起初用于古代中國文獻的記載方面。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逮録》。在古時候,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它的古代寫法可能是“得錄”。以下為一個例句:他逮録了自己在旅行中的所見所聞。
關于這個詞的組詞,可以包括逮捕、記錄、逮住等。近義詞可能有記錄、記載、紀錄等。而反義詞可能有抹除、删除、銷毀等。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