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阙的意思、待阙的詳細解釋
待阙的解釋
(1).謂虛位以待。 南朝 梁 沉約 《太常卿任昉墓志銘》:“川谿望歸,岩阿待闕,幽光忽斷,窮燈黯滅。”
(2).等待補缺任命。 宋 王安石 《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丁君墓志銘》:“君以 治平 三年,待闕於 常州 ,於是再遷尚書司封員外郎。” 宋 蘇轼 《與鮮于子駿書》之三:“日夕歸 南康軍 待闕。”
詞語分解
- 待的解釋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種态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待 ā 停留,逗留,遲延:你
- 阙的解釋 阙 (闕) è 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宮阙。 皇帝居處,借指朝廷:阙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京城,宮殿:“城阙輔三秦”。 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墓阙。 豁口,空隙:“兩岸連山,略無阙處”。
網絡擴展解釋
“待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綜合權威資料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虛位以待
指職位或位置空缺,等待合適的人選填補。例如南朝梁沉約在《太常卿任昉墓志銘》中寫道:“岩阿待闕”,即用自然景象隱喻人才等待被任用。
-
等待補缺任命
多用于古代官員候補制度,指已通過選拔但需等待具體職位空缺後才能正式上任。如宋代蘇轼在書信中提到“日夕歸南康軍待闕”,即描述自己等待赴任的狀态。
二、補充說明
- 詞源争議: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阙”解釋為“時光流逝”,認為該詞表示“等待時間流逝”。但這一說法缺乏古籍例證支持,可能是對“阙”字義的誤讀。
- 使用場景:古代文獻中多與官職、人才選拔相關,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建議結合具體古籍上下文判斷詞義,優先參考權威文獻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阙(dài qu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等待、候阙。下面是對待阙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語的說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待:從彳(步履)和寸(長度單位)組成,共4畫。
- 阙:從阜(土階)和月(月亮形狀)組成,共9畫。
來源:
待阙是根據其意義衍生而來的詞語,待指等待、候待之意,阙指殿階、大門。
繁體:
待阙的繁體字是「待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待阙的寫法略有不同。待的字形有時可能會用「復」的形狀,而阙的字形可能會用「闕」的形狀。
例句:
1. 我們正在待阙,等待翻新工程完成後開放。
2. 這位客人正在外面待阙,一會兒就會進來的。
組詞:
- 待命:等待接受命令。
- 待機:保持機器準備狀态。
- 阙氣:心中不暢快的感受。
近義詞:
等候、候待、等待
反義詞:
迎接、迎候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