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目的意思、除目的詳細解釋
除目的解釋
除授官吏的文書。 唐 姚合 《武功縣中作》詩之八:“一日看除目,終年損道心。”《新五代史·唐臣傳·劉延朗》:“乃令 文遇 手書除目,夜半下學士院草制。”《資治通鑒·後晉高祖天福元年》:“先是術者言國家今年應得賢佐,出奇謀,定天下,帝意 文遇 當之,聞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敗吾決行之。’即為除目。付學士院使草制。” 胡三省 注:“禦筆親除付外行者謂之除目。其經宰相奏拟而行者,亦謂之除目。” 清 吳偉業 《送湘陰沉旭輪谪判深州》詩之二:“故舊憐除目,妻孥笑俸錢。”
詞語分解
- 除的解釋 除 ú 去掉:除害。除名。除根。鏟除。廢除。排除。除暴安良。 改變,變換:歲除(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 不計算在内:除非。除外。 算術中用一個數去分另一個數,是“乘”的反運算:除法。 台階:階除
- 目的解釋 目 ù 眼睛:目光。醒目。曆曆在目。目指氣使(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亦作“頤指氣使”)。 看,視:目語。目論(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 想要達到的地點、境地或想要得
網絡擴展解釋
“除目”是一個古代官場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古代朝廷任命或罷免官員的文書。該詞由“除”(授予官職)和“目”(條目、名冊)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官職任免的條目記錄。
二、文獻出處
- 唐代姚合《武功縣中作》詩:“一日看除目,終年損道心”,反映官員頻繁查閱任免文書的現象。
- 《新五代史》記載後晉時期“手書除目,夜半下學士院草制”,說明其作為正式任免憑證的功能。
三、使用特點
- 權威性:需經宰相奏拟或皇帝親批(胡三省注:禦筆親除與宰相奏拟均稱除目)
- 形式演變:宋元後逐漸被“敕牒”“告身”等文書形式取代
四、需注意的誤讀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誤解為“排除障礙實現目标”的成語,實為對字面的錯誤拆分。該詞在古代文獻中未見此類引申義,建議以曆史語境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除目(chú mù)這個詞是指除去眼睛或視覺障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除為“阝”部,目為“目”部。其中,除部表示“去掉,除去”,目部表示“眼睛,視覺”。總共有9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是漢字的一個常見詞彙。
在繁體字中,“除”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除目的形狀和現代寫法類似,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所示。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除目”這個詞,例如:“他成功地除去了眼睛的障礙,順利通過了駕駛考試。”這句話表示某人在克服視力問題後成功通過了駕駛考試。
一些以“除目”為主題的組詞包括除目手術(chú mù shǒu shù,eye surgery),除目器具(chú mù qì jù,visual aids)等。
“排除”可以作為“除目”的近義詞,表示消除或去除某事物。相反,“加強”是“除目”的反義詞,表示增加或加強某事物。
除目是一個常見詞彙,用來描述除去眼睛或視覺障礙的行為,它的字形和寫法在現代和古代都有所記錄。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