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觸露的意思、觸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觸露的解釋

觸到露水。指清晨。《古詩源·古諺古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觸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觸到露水”,特指清晨時段。該詞由“觸”(接觸)和“露”(露水)構成,屬動賓結構,字面描述人與露水接觸的情景,引申為天色初明、露水未幹的時刻。

  2. 文獻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古詩源·古諺古語》中的記載:“觸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此句意為:清晨有露水時不宜采摘葵菜,正午陽光強烈時不宜收割韭菜,反映了古代農事經驗。

  3. 語境與延伸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古語中,強調時間節點的特殊性。例如唐代王建詩句“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即以“觸露”描繪清晨勞作的場景。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拂曉、破曉、淩晨(均指清晨時段)。
    • 反義詞:日中、正午(與“觸露”形成時間上的對比)。

“觸露”是一個具象且富有詩意的詞彙,通過自然現象(露水)指代特定時間,常見于古籍與詩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觸露(chù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物體受到外界的接觸而顯露出來。下面分别解釋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觸字由手部首和虍部旁組成,手部首表示與手有關,虍部旁表示動物的爪子。總共有11劃。 來源: 觸字最早的意義是指用手去摸、去碰、去接觸。隨着時間的推移,觸的意義拓展為接觸、感知、了解等。在古代文獻中,觸的意義也用作文學修辭手法,表示揭示、表露等。 繁體: 觸是觸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觸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古時的寫法将手部首寫成了扌部首,而不是現代的龍爪手形狀。虍部旁則寫成了虍字形狀。這是由于漢字的演變和書寫形式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眼神觸露出對事情真實性的懷疑。 2. 在陽光照耀下,樹葉上的水珠觸露出了清澈美麗。 組詞: 觸發、觸動、觸及、觸怒、觸及到、觸手、觸控、觸目驚心、觸動心弦等。 近義詞: 顯露、流露、展露、顯示、顯現等。 反義詞: 隱藏、遮掩、掩蓋、不露、隱匿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