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露的意思、觸露的詳細解釋
觸露的解釋
觸到露水。指清晨。《古詩源·古諺古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詞語分解
- 觸的解釋 觸 (觸) ù 抵、頂:抵觸。“羝羊觸藩,赢其角”。 碰,撞:觸礁。觸電。觸動。觸摸。觸發。觸犯。觸怒。 遇着:接觸。觸覺(?)。觸目驚心。觸角(僶 )。觸景生情。觸類旁通。 因某種刺激而引起感情變化
- 露的解釋 露 ù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乷 )露。甘露。 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 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 滋潤:覆露萬民。 表現,
網絡擴展解釋
“觸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
基本詞義
指“觸到露水”,特指清晨時段。該詞由“觸”(接觸)和“露”(露水)構成,屬動賓結構,字面描述人與露水接觸的情景,引申為天色初明、露水未幹的時刻。
-
文獻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古詩源·古諺古語》中的記載:“觸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此句意為:清晨有露水時不宜采摘葵菜,正午陽光強烈時不宜收割韭菜,反映了古代農事經驗。
-
語境與延伸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古語中,強調時間節點的特殊性。例如唐代王建詩句“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即以“觸露”描繪清晨勞作的場景。
-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拂曉、破曉、淩晨(均指清晨時段)。
- 反義詞:日中、正午(與“觸露”形成時間上的對比)。
“觸露”是一個具象且富有詩意的詞彙,通過自然現象(露水)指代特定時間,常見于古籍與詩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觸露(chù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物體受到外界的接觸而顯露出來。下面分别解釋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觸字由手部首和虍部旁組成,手部首表示與手有關,虍部旁表示動物的爪子。總共有11劃。
來源:
觸字最早的意義是指用手去摸、去碰、去接觸。隨着時間的推移,觸的意義拓展為接觸、感知、了解等。在古代文獻中,觸的意義也用作文學修辭手法,表示揭示、表露等。
繁體:
觸是觸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觸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古時的寫法将手部首寫成了扌部首,而不是現代的龍爪手形狀。虍部旁則寫成了虍字形狀。這是由于漢字的演變和書寫形式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眼神觸露出對事情真實性的懷疑。
2. 在陽光照耀下,樹葉上的水珠觸露出了清澈美麗。
組詞:
觸發、觸動、觸及、觸怒、觸及到、觸手、觸控、觸目驚心、觸動心弦等。
近義詞:
顯露、流露、展露、顯示、顯現等。
反義詞:
隱藏、遮掩、掩蓋、不露、隱匿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