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出監的意思、出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出監的解釋

猶出獄。 清 李伯元 《南亭筆記》卷十五:“閲一年計,諸囚竟有麤通翰墨者。一囚蒙釋放,本以靴為業,出監後,竟改行為冬烘學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出監是漢語法律與社會管理領域的專業術語,指被羁押或服刑人員結束監禁狀态、恢複人身自由的過程及結果。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服刑人員刑期屆滿或經法定程式(如假釋、赦免)提前解除監禁狀态,重返社會。強調從“被監管”到“自由”的狀态轉變。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80頁,商務印書館。

二、法律與社會内涵

  1. 法律狀态終結

    标志刑事處罰執行完畢或中止,司法強制措施終止,個體重獲法定公民權利。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三十五條(刑滿釋放規定)。

  2. 社會身份轉換

    從“在押人員”轉變為“社會公民”,需履行戶籍登記、社區矯正等法定程式,完成再社會化過渡。

    來源:司法部《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辦法》第二條。

三、文書與程式意義

指司法或監獄機關出具的《釋放證明書》(俗稱“出監證明”),作為恢複人身自由的法律憑證,用于辦理戶口登記、就業等手續。

來源:公安部《關于監獄釋放人員戶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公通字〔1995〕54號)。

四、延伸使用場景

在非正式語境中,可泛指結束任何封閉監管環境(如戒毒所、拘留所),但核心仍圍繞司法監禁場景。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卷,第1286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權威參考依據: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全國人大常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EB/OL]. 中國人大網, 1994.
  3. 司法部. 《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辦法》[Z]. 司發通〔2021〕23號.
  4.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網絡擴展解釋

“出監”是一個法律術語,指服刑人員因刑滿、赦免或假釋等原因依法離開監獄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出監”指被判處徒刑或服勞役的受刑人,經過執行期滿、獲得赦免或假釋批準後,正式離開監獄回歸社會()。該詞在清代文獻《南亭筆記》中已有使用,如記載犯人出監後改行當教書先生的案例()。

二、現代法律程式

根據司法實踐,出監流程包括:

  1. 審查評估:監獄對服刑人員改造表現進行綜合評定
  2. 手續辦理:歸還個人物品、籤發釋放證明文件
  3. 回歸準備:進行出監前談話教育,幫助適應社會生活()。

三、相關概念辨析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南亭筆記》等文獻中均有收錄,體現了漢語法律術語的曆史延續性。如需了解具體法律條文或出監人員安置政策,建議查詢司法部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哀祭備豫标軌赤誦詞乖悼懼典總斷氣頓挫抑揚敦舊耳唇飛辔伏苓芝龜年過詞遑急悔非昏夜鍵阍減慢簡澁矯國更俗濟惠擊蒙靜君驚馬寖強進退觸藩盡下積逾可可豆叩診錘類書犁庭掃闾留連忘返龍虎窯魯薄蒙在鼓裡緬鑒鳴嗥某甲墓碣納奇錄異龐眉黃發跑墒怯弱輕畢日注乳茶上爬省議霜籁説下湯殿霧絲香榧獻花消聲匿迹斆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