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籍的意思、除籍的詳細解釋
除籍的解釋
從簿籍上除去其名。多指除去宦籍。《新唐書·宦者傳上·高力士》:“上皇徙西内,居十日,為 李輔國 所誣,除籍,長流 巫州 。”《宋史·文苑傳三·黃夷簡》:“ 夷簡 被病,告滿二百日,禦史臺言當除籍。”
詞語分解
- 除的解釋 除 ú 去掉:除害。除名。除根。鏟除。廢除。排除。除暴安良。 改變,變換:歲除(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 不計算在内:除非。除外。 算術中用一個數去分另一個數,是“乘”的反運算:除法。 台階:階除
- 籍的解釋 籍 í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紛擾很大;b.形容名聲很大;c.形容縱橫交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除籍”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除籍”指從官方簿籍中除去某人姓名,通常用于古代行政或身份管理制度中,尤指官員因特定原因被取消官職或身份。例如《宋史》記載黃夷簡因病告假超過規定期限後被禦史台建議除籍(即免去官職);《新唐書》提到高力士因誣告被除籍并流放。
曆史應用
- 官員除名:多指官員因渎職、疾病或政治鬥争等原因被革職,如唐代高力士被除籍流放,宋代黃夷簡因病除籍。
- 職業身份注銷:元代關漢卿的雜劇《謝天香》中,除籍也指娼妓脫離賤籍恢複平民身份,體現當時的社會階層管理制度。
文學例證
古代詩詞中常以“除籍”暗喻脫離束縛或重生,如明代文徵明詩句“朝行除籍簡書稀”表達辭官後的自由;清代鄭孝胥“拂衣世網甘除籍”則借喻超脫世俗。
近義詞
“削籍”“落籍”均與“除籍”含義相近,均指從官方記錄中除名。
“除籍”是古代行政與身份管理的重要概念,涵蓋官職罷免、階層變動等多重含義。具體案例可參考《宋史》《新唐書》等史籍或元曲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除籍」這個詞的意思
除籍(chú jì)意為取消或删除注冊記錄,特指從某個名冊、名單或目錄中删除或剔除。這個詞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單位被取消注冊或登記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除籍」這個詞的部首是「⺮」(竹),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除籍」一詞源于古代官方機構或機關的名冊管理制度,當一個人或單位不再滿足相關登記要求時,會被從名冊中删除或剔除,即「除籍」。現代社會中,「除籍」的概念也廣泛應用于各種注冊或登記制度。
繁體
「除籍」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都是「除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除籍」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字體形狀略有差異。
例句
1. 他因違規行為被除籍了。
2. 這家公司因欺詐行為而被除籍。
組詞
「除籍」一詞常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例如「除籍手續」、「除籍學生」等。
近義詞
「除籍」的近義詞包括「注銷」、「删除」等,它們均指取消或删除某種注冊記錄或登記。
反義詞
「除籍」的反義詞可以是「登記」、「注冊」等,它們表示進行注冊或登記的行為。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