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的意思、白及的詳細解釋
白及的解釋
(1).亦稱“ 白芨 ”。植物名。塊莖含黏液質和澱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連及而生,故名白及。”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餘丙子使 蜀 ,山路中見白芨花,因得‘西風盡日濛濛雨,開遍空山白芨花’之句。” 趙樹理 《金字》:“這位熱心幫忙的青年有經驗,并沒有問我怎樣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點水,用白芨研起來。”
(2).牛名。《太平廣記》卷四三四引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 大月支 及 西胡 ,有牛名曰白及,今日割取其肉一二斤,明日其瘡即愈。”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 及的解釋 及 í 從後頭跟上:來得及。趕不及。 達到:及格。及第(古代科舉考試中選,特指考取進士)。普及。過猶不及。 趁着,乘:及時。及早。及鋒而試。 連詞,和,跟:陽光、空氣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以及。
網絡擴展解釋
白及(又稱白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植物學、中藥學及文化角度解釋:
一、基本詞義
-
植物名稱
白及是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幹燥塊莖,因根部白色且連生而得名。其塊莖含黏液質和澱粉,傳統用途包括制作糊料或入藥。
-
牛名(較少見)
古代文獻中記載,西域曾有一種牛名為“白及”,傳說其肉有快速愈合傷口的特性。
二、植物學與藥用特性
- 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花色多為紫紅色(别名“紫蘭”),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 性味歸經:苦、甘、澀,微寒;歸肺、胃、肝經。
- 主要功效:
- 收斂止血:用于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等。
- 消腫生肌:治療瘡瘍腫毒、燒燙傷、皮膚皲裂。
三、應用與擴展
- 藥用輔料
白及膠因無刺激、緩釋特性,廣泛用于藥物制劑。
- 美容用途
自古被用于美白護膚,現代用于化妝品及口腔護理産品(如牙膏)。
- 古籍記載
《本草綱目》強調其根色白連生,《神農本草經》記載其治療癰腫、胃疾等功效。
四、注意事項
白及需經炮制後使用,且屬保護植物,需遵醫囑合理用藥,避免自行采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嗨!《白及》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指布料上未塗色的部分。現在我來為你解釋這個詞的相關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白及的部首是「白」,表示「白色」。
- 筆畫:白及一共有12畫,需要畫的次數較多。
來源:
白及一詞出現在《說文解字》這本古代字典中,并受到了廣泛的使用。
繁體:
《白及》這個詞的繁體字是「白及」,與簡體字并無太大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白及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例句:
1. 這件衣服的白及部分給人一種幹淨清爽的感覺。
2. 把白及的部分染成其他顔色,會讓圖案更加豐富多彩。
組詞:
白及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組,例如「白及衣」、「白及紗」等。
近義詞:
與白及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待染部分」、「未上色」等。
反義詞:
與白及意思相反的詞彙有「染色部分」、「已上色」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