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玉玫瑰的别名。《漢書·司馬相如傳》:“其石則赤玉、玫瑰。” 唐 顔師古 注:“ 晉灼 曰:‘玫瑰,火齊珠也。’火齊珠,今南方之出火珠也。”
“出火珠”是一個古代文獻中出現的詞語,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可綜合如下:
“出火珠”是美玉玫瑰的别名,特指一種名為“火齊珠”的寶石。根據《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玫瑰(即火齊珠)與赤玉并列,被描述為珍貴的石材。唐代顔師古在注釋中進一步說明:“火齊珠,今南方之出火珠也”,表明“出火珠”是唐代對火齊珠的别稱。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其石則赤玉、玫瑰”的記載,晉灼注“玫瑰,火齊珠也”,而顔師古則将其與“出火珠”關聯,反映了古代對寶石名稱的演變。
火珠(包括出火珠)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賦予象征意義。例如,火珠傳說中能帶來光明與希望,被視為珍貴事物或人才的代名詞。此外,火珠在文學作品中常與烈火、珍寶等意象結合,如“火珠烈火熊熊”的描述,強化了其神秘與珍貴屬性。
根據注釋,“出火珠”特指南方出産的火齊珠,可能暗示其産地或流通範圍。唐代文獻中強調“南方之出火珠”,說明該寶石在當時具有地域特色。
現代漢語中,“出火珠”已非常用詞彙,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讨論。其組詞形式(如“火珠”)偶爾出現在文學創作或成語中,例如“珠聯璧合”的擴展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原文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漢書》及唐代注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