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诏童的意思、傳诏童的詳細解釋
傳诏童的解釋
小太監。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禮異》:“ 梁 主常遣傳詔童賜羣臣歲旦酒、辟惡散、卻鬼丸三種。”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太監古稱》:“《酉陽雜俎》‘ 梁 主常遣傳詔童賜羣臣歲旦酒’,當是小黃門之類。”
詞語分解
- 傳的解釋 傳 (傳) á 轉(僴 )授,遞:傳遞。傳輸。傳戒。傳統。言傳身教。 推廣,散布:宣傳。流傳。傳名。傳奇(a.中國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b.中國明、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c.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
網絡擴展解釋
傳诏童是古代宮廷中的一種低級宦官稱謂,具體釋義如下:
-
基本定義
指小太監,屬于未成年的宮廷侍從人員,常見于南北朝至唐代文獻。其名稱由三部分構成:
- "傳":傳遞、傳達;
- "诏":皇帝的命令;
- "童":未成年的仆役。
-
職責與記載
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梁朝君主曾派遣傳诏童向群臣賜送歲旦酒、辟惡散等物品,說明其職能包括傳遞诏令、分發賞賜及執行雜役。清代梁章钜考證認為,這類人員相當于漢代"小黃門"的演變,屬内廷低級職務。
-
曆史背景
該稱謂反映了古代宦官體系中的年齡與等級制度,未成年宦官因身形矮小、行動靈活,常被委派跑腿傳話類事務,但地位低于正式太監。
其他說明:現代研究中,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考據,當代無實際使用場景。需注意部分網絡詞典(如、6)存在釋義簡化或重複引用的現象,建議優先參考《酉陽雜俎》《稱謂錄》等古籍原始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傳诏童》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宮廷的傳令官員之稱。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其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傳(記事、傳遞)+ 辶(辶、逆旅)+ 童(童子、男童)。
- 筆畫:傳诏童共包含10個筆畫。
來源:
《傳诏童》原指宮廷内負責接受和傳遞朝廷谕旨的官員。這些童子受到嚴格培訓,臣服于皇帝權威。他們責任重大,要确保皇帝的旨意準确傳達給各個宮廷内外的部門。
繁體:
傳詔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傳诏童》這個詞的基本構成和意義沒有變化。
例句:
- 傳诏童将皇帝的谕旨傳達給宮廷内外的官員。
- 在古代,傳诏童被認為是皇帝權威的象征。
組詞:
- 傳令官員
- 接令者
近義詞:
- 傳令童子
反義詞:
- 不傳诏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