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骸六藏的意思、百骸六藏的詳細解釋
百骸六藏的解釋
指整個軀體内外。《列子·周穆王》:“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喪。”
詞語分解
- 百骸的解釋 指人的各種骨骼或全身。《莊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 成玄英 疏:“百骸,百骨節也。” 唐 白居易 《何處堪避暑》詩:“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 清 金農 《橫山
- 六藏的解釋 六腑。《莊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 成玄英 疏:“六藏,六腑也,謂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也。”或以心、肝、脾、肺、腎、命門為“六藏”。《難經·三十九難》:“然五藏亦有六藏者,謂腎
網絡擴展解釋
“百骸六藏”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百骸”指人體的所有骨骼,“六藏”(讀音為liù zàng)即“六髒”,包括心、肝、脾、肺、腎、膽,代指人體内髒器官。合起來表示“整個軀體内外”。
-
引申義
在文學語境中,該詞可比喻人心思深沉、難以捉摸,如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形容人物“白頭”的隱忍性格。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文獻記載
成語源自《列子·周穆王》:“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喪。”此處描述身體與精神的動蕩狀态。
-
文學化引用
明代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借用此詞,賦予其“心思深沉”的比喻義,成為人物性格的刻畫手法。
三、用法與示例
- 本義用法:
“他大病初愈,百骸六藏仍感虛弱。”
- 比喻用法:
“此人百骸六藏深不可測,行事從不露聲色。”
四、擴展知識
- 讀音注意:“藏”在此讀zàng(同“髒”),指内髒,而非“隱藏”的cáng。
- 相關成語:類似表達有“城府深沉”“莫測高深”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文學用例,可參考《列子》及《警世通言》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百骸六藏,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人體中的百骸(也就是骨骼)和六腑(心、肝、脾、肺、腎、膽)。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百骸指的是人體的各個骨骼,六藏則是指人體内部的重要髒器。百骸六藏一詞常用來形容人體的結構和構成。
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百(bǎi)和骸(hái),六(liù)和藏(cáng)。其中,百是由白部和一聲組成的,骸是由骨部和亥聲組成的;六是由八部和六聲組成的,藏是由豕部和倉聲組成的。
關于來源方面,百骸六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的醫學著作《黃帝内經素問》中,用于描述人體的構造和髒腑器官。
在繁體字中,百骸六藏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字形上有些許差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百骸六藏的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的意思和組成部分并未改變。
以下是一個例句:
身體的健康離不開百骸六藏的協調工作。
一些與百骸六藏相關的詞彙有:
- 瀉肺:指肺髒的排洩功能
- 症結:指問題的根本所在
- 肝腸寸斷:形容内心痛苦、煎熬
一些與百骸六藏相反或相似義的詞彙有:
- 白話:指通俗易懂的語言,與百骸六藏沒有明顯的關聯;
- 屍解:指屍體分解的過程,與百骸六藏有些相似的意思。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