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饬末的意思、饬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饬末的解釋

謂緻力于商業。《管子·幼官》:“計凡付終,務本飭末,則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饬末"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引申義綜合理解:

  1. 字義解析

    • 饬(chì):本義為整治、整頓,引申為謹慎、嚴正。《說文解字》釋為“緻堅也”,段玉裁注:“緻之于堅,是之謂饬。” 強調使之堅固、嚴謹。在行為上,常指使言行、制度等合乎規範、端正。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辭源》(商務印書館)。
    • 末:本義指樹梢,引申指事物的末端、次要部分、非根本的細節或工商業(與“本”即農業相對)。《說文解字》釋為“木上曰末”。來源:《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詞義解釋

    • 饬末 的字面意思是“整頓末端” 或“整治枝節”。
    • 其核心含義是指緻力于整頓、規範那些非根本性的、次要的或細節性的事務。它強調将注意力或努力放在事物的非核心部分或具體細節的完善上。
    • 這個詞常帶有一定的批評或警示意味,暗示可能忽略了更根本、更重要的事務(即“本”),而過分專注于細枝末節。例如,在讨論治國理政或修身養性時,如果過度關注禮儀細節、商業利益(末)而忽視農業根本、道德根本(本),就可能被批評為“饬末”。
  3. 使用語境

    • “饬末”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尤其是讨論治國方略、經濟政策(如重本抑末)、個人修養等涉及根本與枝節關系的語境中。
    • 例句參考:如明代《明實錄》中可能有類似“務本抑末”或批評專注于“末”的表述(具體語境需查證古籍),體現了對“饬末”可能導緻忽視根本的擔憂。來源:古籍文獻(如《明實錄》等,需具體查證)。

“饬末”意指整治、整頓非根本的、次要的或細節性的事務。它源于“饬”的整治義和“末”的末端、次要義,常隱含因過分關注細節而可能忽略根本要務的意味,是一個帶有價值判斷的古漢語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饬末”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饬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ì mò。根據不同文獻記載,其含義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1. 緻力于商業(主流釋義)
    這一解釋源自《管子·幼官》的記載:“計凡付終,務本饬末,則富。”其中“饬末”指整頓或規範工商業,與“務本”(重視農業)形成對比,體現古代重農抑商的經濟思想。該用法多見于古籍,強調通過政策調整實現經濟平衡。

  2. 整理末尾,收拾殘局(引申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在事務最後階段進行收尾工作”,屬于比喻性延伸,例如:“項目進入饬末階段,團隊需處理剩餘細節”。但這一釋義的文獻依據較少,可能與原意存在偏差。


使用注意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并參考《管子》等古籍原文以準确理解其古典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哎也奧深俵解表載逼法比肩隨踵懲忿窒欲赤道赤衣充牣愁腸九回創生牀位凋疲抵對董振轭束酆廣蜂目豺聲分支帳鲠氣購書鳏居圭勺呵格鶴顧黑撲撲華壤狐步舞呼膿貨人講經説法金葉子格軍期拘纓磕答郎官星麗狀邏将瞀憂猕猴戲目别彙分木直中繩拿情聘弓鋪繹七品茶曲辭熱落失儀售用束脅塑造童女頭箍土鼈文才武經嫌舋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