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節的意思、赤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節的解釋

(1).赤色的符節。《漢書·劉屈氂傳》:“初, 漢 節純赤,以太子持赤節,故更為黃旄加上以相别。”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空中右白6*虎,赤節引娉婷。”

(2).草名。萆薢的别稱。 宋 崔公度 《感山賦》:“草則紫團之葠……牛膝、豹足、龍沙、虎須、赤節、紫蒨。”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萆薢》。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赤節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赤節”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赤色的符節

指古代用作憑證的紅色符節,常見于漢代制度。據《漢書·劉屈氂傳》記載,漢朝符節最初為純赤色,後因太子使用赤節,朝廷将其改為黃旄以示區别。唐代杜甫在《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中也有“赤節引娉婷”的描述,印證其作為儀仗或信物的用途。

二、草名(萆薢的别稱)

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學名萆薢,其根莖可入藥。宋代崔公度《感山賦》列舉草藥時提到“赤節”,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進一步明确其為萆薢的别名。該植物主治腰腳痹軟等症,常與杜仲等藥材配伍使用。


說明: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和本草學記載,其中符節含義側重政治制度背景,草名含義則關聯中醫藥用價值。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混淆兩種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節(chì jié)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下面為你提供相關信息: - 意思:赤節表示嚴肅、正直的品質,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堅守原則,保持廉潔的态度和行為。 - 拆分部首和筆畫:赤節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赤(chì)部首,右邊是節(jié)部首。赤共有5畫,節共有8畫。 - 來源:赤節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經典《論語》,出自其中的一句話:“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君子在齊國,即使騎着肥美的馬、穿着輕薄的裘皮衣服,也不追求財富。 - 繁體:赤節的繁體字為赤節。 -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中,“赤”字的上方有一個“日”字,表示“太陽”,下方是“巾”字,表示“頭巾”。而“節”字則形似“人”,中間是豎線,表示“脊梁”,上下各有一點,表示“肩膀”。 - 例句:他一直保持赤節的作風,從不接受賄賂。 - 組詞:赤誠、赤忱、赤心、赤子。 - 近義詞:廉潔、正直、堅守。 - 反義詞:貪婪、不正直、放縱。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幫助,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